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为西汉时期的居住遗址,遗址中每个宅院不相连,都有房屋、炉灶、土窖、水井、厕所沟、木栏篱笆、垃圾堆和铁制工具遗存。这反映了当时东北地区
A.大地主田庄经济生产方式B.仍保留了西周井田制的残余
C.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D.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状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代长江沿岸巫山一带,“刀耕火种裁自给”,万州“村民刀耕火种”,夔州则由于“耕山灰作土,散火满山卜龟雨”。这说明当地
A.人地矛盾十分突出B.粗放型农耕模式瓦解
C.多种经营方式并存D.农业经营方式较原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为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唐朝牛耕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北方稻麦轮作的状况B.庄园经济的生产状态
C.农业耕作技术的发展D.粮食产量极大的提高
4 . 西周建立之初,“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到了东周时,“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导致“礼乐征伐”权力变换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井田制的破坏C.诸侯争权夺利D.生产关系变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汉代,北方的铁犁牛耕技术已在江南地区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但东汉以后,江南再次出现“东南以水田为业,人无牛犊”的局面。另据考证,秦汉时期江南铁制农具出土地点大都在北方移民比较集中的地区。这可以用来说明汉代(     
A.先进的耕作技术尚未实现普及B.南方战乱频繁导致经济衰退
C.南北经济的区域差异不断扩大D.江南地区人地矛盾逐渐凸显
6 . 翻车是东汉末年已经出现的民间灌溉工具,它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翻车的使用
A.推动了铁犁牛耕出现B.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繁荣
C.促进了小农经济发展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成长
7 . 北宋诗人沈辽赋诗日:“山田绕山脚,江水何可作。车轮十丈围,飞湍半天落。雁翅插修筑,随流得深酌。升降岂无势,长江怒相薄。有如万夫力,欢呼倾众壑。曾不舍昼夜,美源终未涸。人间有机事,由来生巧恶。善彼汉阴老,忘怀抱纯朴。”作者意在
A.感叹提花织机技术精巧B.赞美翻车灌溉高效便农
C.倡导顺应自然返朴归真D.推崇水排冶铁动力强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秦汉以来,创造了型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朝前期,曲辕犁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这说明
A.南方农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B.生产工具的革新推动了农业发展
C.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已确立D.农业已经彻底摆脱了自然的束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考古发现统计,至今已发现的东汉牛耕图遗迹有60多处,分布于许多地区,北到辽宁、内蒙古,西到新疆、甘肃,南到四川、贵州、广东、福建,东到山东、江苏等地。这说明当时( )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经成熟B.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持平
C.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逐渐推广D.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得到了抑制
10 . 学界研究认为,唐宋时期社会诸方面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的起点在唐朝。下列史实可用于实证该观点的是
A.科举制正式确立B.曲辕犁发明运用C.租佃制开始盛行D.程朱理学的创立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