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5 道试题
1 . 《史记》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对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修建之初所起到的作用表述正确的是
A.沟通了珠江和长江水系的交通B.推动了“扬一益二”现象的出现
C.印证了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D.有助于秦朝大一统局面的巩固
2021-09-3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一调考试历史试题
2 . 东汉时,在某地方出现了一种先进的耕作技术,它便于牛耕的普及,也有利于山地的开垦。它是
A.耦犁B.耧车C.曲辕犁D.一牛挽犁
2021-09-28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下列表格数据反映的经济现象会导致哪一结果
时间人口(人)人均土地(亩/人)
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2735546232.54
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1027500006.89
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2080957963.56

A.自然经济逐渐走向瓦解B.精耕细作农业进一步发展
C.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D.铁犁牛耕在江南开始推广
4 .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井田制下“十千维耦”的耕作方式B.农业获得了充足的劳动力
C.牛耕与铁制农具的使用和推广D.农民承担的赋税徭役较轻
2021-09-2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以下农业工具,按农业生产顺序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 耧车     ② 耕犁     ③ 大镰   ④ 曲柄锄 ⑤ 耙
A.②③④⑤①B.②⑤①④③C.①②⑤④③D.②①⑤④③
2021-09-28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学生整理出秦统一前后兴建的若干重要工程。下列秦兴建的重要工程与图中位置形成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甲:直道 乙:五尺道 丙:灵渠 丁:都江堰
A.甲—①B.乙—②C.丙—③D.丁—④
2021-09-27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西汉史书中不记牛疫,《后汉书》中则有“郡国以牛疫水旱,垦田多减”、“比年牛多疾疫"等记载。在考古发掘中,东汉石室葛出土了众多的牛耕图画像石,西汉墓中则极其罕见。对于上述差异,合理的解释是
A.西汉王朝不重视牛耕技术B.东汉时期牛耕技术普及程度高
C.南方开发推动了犁耕的发展D.反映西汉牛耕的史料还有待发现
2021-09-1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11月调研历史试题
8 . 铁犁牛耕这种耕作方式最早出现于
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魏晋时期D.宋元时期
9 . 有古诗云:“山田久欲坼,秋至尚求雨。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材料中的“车”是指
A.B.
C.D.
2021-09-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     
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
C.封建剥削严重导致农民生活贫困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