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如图为20世纪20年代在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的一件春秋时期青铜酒器牛尊,牛鼻穿有鼻环。这能表明(     
   
A.以牛祭祀相当普遍B.当时已出现牛耕C.农民经常饮酒耕作D.春秋冶铁业发达
2023-10-1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为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曲辕犁,曲辕犁是对以前直辕犁的改进,安装了犁评,省力、简便、轻巧,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一直为后世沿用。曲辕犁的出现反映了(     
A.铁犁牛耕的出现B.土地私有制的瓦解
C.经济重心的南移D.耕犁基本定型
3 . 某同学在收集整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史料笔记时制作了下表,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选项谚语解读
A“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反映了土地所有权变动开始合法化
B“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说明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深其耕而熟覆(平整土地)之,其禾繁以滋体现了精耕细作的耕作理念
D“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体现了中国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A.AB.BC.CD.D
4 . 如图是汉朝画像砖中的牛耕图。研究者发现,汉朝耦犁中的铁铧由生铁铸造,比较笨重,需用两头牛才能拉得动。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逐渐取代了二牛抬杠。这表明
A.土地私有促进生产力发展B.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
C.人民群众推动了历史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有农业发展
2022-06-03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耕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最明显的是
A.出现了曲辕犁B.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
C.开始刀耕火种D.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
2022-03-03更新 | 560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汉时期对土地集约使用的情况,在关中地区和黄河流域东部平原地区相对更为普遍,在黄河与汉水上游之间的地区也样。而在南方长江流域的肥沃土地上,则仍在使用简单的刀耕火种的农作方式。据此可知,当时
A.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明显B.南方小农经济发展严重受阻
C.灌溉农业普遍得到发展D.政治中心地带经济尤为繁荣
7 . 《齐民要术》中有多处关于汉代犁耕的记述,关中地区以轻便无床的耧犁为典型,作条、下种、覆土一次完成,一牛一人,日种一顷;而同期辽东地区的“辽东犁”,属大型有床铧犁,“耕者且深,耨者熟耘”,“凡用两牛六人,一日才种二十五亩”。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
A.两地的经济交流少B.两地的自然差异大
C.两地经济类型不同D.犁耕技术推广艰难
8 . 下图是出土于甘肃省嘉峪关地区魏晋墓葬中的两幅壁画。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农业发展B.犁耕技术已在西北地区出现
C.魏晋时期代田法得到普及推广D.农业生产动力有了重大突破
2021-01-18更新 | 303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北票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唐代陈廷章在《水轮赋》中写道:“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法式)。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这里的“水轮”
A.最早出现在曹魏时期B.利用水力来鼓风冶铁
C.利用人力来引水灌溉D.采用了水力运转原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