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出土于东汉的画像砖(局部),整个画像砖描绘了多人从事狩猎、纺织、酿酒(包括汲水、运粮、烧煮、装坛发酵等环节)、饲养家畜的情景。此图可用来说明当时(       
A.手工作坊初具规模B.庄园里的生产情形
C.男耕女织分工协作D.生产商品化程度高
2 . 《齐民要术》记载:“凡黍称田,新开荒为上,大豆底为次,谷底为下……良田小豆底佳,黍底次之。”据此可知,《齐民要术》关注(     
A.精耕细作B.开垦荒田C.休耕轮作D.改良工具
3 . 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种类增多。就起土农具而言,有锄、插、镬、铲、犁等;收割农具主要是镰刀、斧、锛等;手工工具与农业生产也有很大关系,如用于垦荒时砍伐树木。这体现出秦汉时期(     
A.铁犁牛耕成为主流生产方式B.精耕细作农业有所发展
C.政府高度重视生产工具革新D.小农经济地位日益巩固
4 . 中国古代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诸如:
朝代名称效益
战国(秦)都江堰“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战国(魏)西门豹渠“以富魏之河内”
汉朝白渠“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这些工程的兴建
A.阻碍了经济交流B.不利于商业进步
C.促进了农业发展D.实现了国家统一
2022-07-12更新 | 161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是根据考古资料统计的汉朝出土铁农具种类及比例。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农具类别农具种类所占比例
初耕农具铁犁、钟冠、土61%
中耕农具铁锄、铁铲、铁杪7%
播种农具耧车、犁钟22%
收获农具铁镰10%
A.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B.精耕细作技术取得突破
C.官私手工冶铁业很发达D.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扩大
6 . 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农业耕作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下图中出现在唐朝的生产工具是
   
A.石锄B.骨耜C.耦犁D.曲辕犁
7 . 春秋战国时期,使“深耕易褥”成为可能,极大促进荒地垦植活动,也为兴修大型灌溉水利工程提供重要条件的是
A.铁器的广泛使用B.牛耕方式的普及
C.青铜铸造技术的成熟D.陶器制作技术的进步
2021-01-02更新 | 992次组卷 | 16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思茅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B.都江堰的修建
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9 . 《荀子富国篇》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氾胜之书》倡导“教民种,负水浇稼”;农谚“小籽作物靠精耕,粗糙悬虚无收成”。这些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重视
A.精选良种B.精耕细作C.耕织结合D.兴修水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020-07-12更新 | 9402次组卷 | 124卷引用: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