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据历史学家估算,战国时粟的亩产量大约接近今天的80市斤,西汉时粟的亩产量提高到93市斤,唐宋时,粮食一般亩产大约达到200多市斤,明清大约达到400多市斤。在古代中国,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粮食作物品种的增加
B.统治阶层的大力提倡
C.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
D.农民的长期辛勤劳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秦”字(大篆,下图)形如“双手持杵舂打禾穗”之状,表达了嬴氏先人对丰收的美好愿望;到战国时期,秦国终获“丰收”,成为关中强国。促成秦人愿望得以实现的条件,包括

①铁犁牛耕的使用②都江堰的开凿③郑国渠的修建④王景对黄河水患的治理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白居易诗《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扎扎,牛驴走芸芸。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入俗纯。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1)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
2016-12-13更新 | 290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4 .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2016-11-27更新 | 3720次组卷 | 88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百家争鸣的出现D.新兴地主阶级的强烈要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考古中出土大量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在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便占全部农具的85%以上。这表明( )
A.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B.铁农具已经在全国范围使用
C.河北、辽宁地区成为当时经济最发达地区
D.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求,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是很不稳定的,经常分化。
——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
材料二 民有不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
——《欧阳文忠公全集》
材料三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复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莩耳。
——董煟《救荒活民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封建国家对小农阶层政策的特点及由此给封建统治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归纳小农阶层的社会地位。
(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举例说明统治阶级试图解决该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并分析原因和结果。
8 .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杜甫《夔州歌》)作为史料,该诗可用于研究古代四川
①水路交通运输
②魏晋商品经济
③唐诗宋词盛况
④地域文化特色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中国经济史》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
A.西周
B.春秋战国
C.唐朝
D.宋朝
2016-08-05更新 | 645次组卷 | 42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外国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