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1 道试题
1 . 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农耕文明曾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汉代以后,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B.广种薄收C.铁犁牛耕D.精耕细作
2022-07-0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理科)
2 .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这种发展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变化B.新生产关系的形成
C.土地制度的演变D.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3 . 下图是我国曹魏时期发明的农田灌溉工具翻车,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反映出当时的生产状况属于
A.精耕细作B.刀耕火种C.农庄经济D.不重视水利
4 . 下图是一组甘肃河西地区魏晋古墓的壁画。这组作品反映出当时河西地区(  )

采桑图   耕种图      牧羊图
A.丝织业领先于全国B.社会生产多元并存
C.家庭经济农牧互补D.小农经济占据主导
5 . 水利是中国传统农业发展的命脉。汉代关中水利工程修建,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使得这里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下列与汉代关中水利事业相关的是
A.农民创造“井渠”B.开凿郑国渠C.王景治理黄河D.修建都江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耕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进步,最明显的是
A.出现了曲辕犁B.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
C.开始刀耕火种D.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
2022-03-03更新 | 569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2021年秋季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新教材)试题
7 . 崔寔《政论》记载:“其法:三犁共一牛,一人将之,下种挽耧,皆取备焉。日种一顷,至今三辅犹赖其利。”材料中的“其法”是指
A.一牛挽犁法B.曲柄锄除草法C.耧车播种法D.曲辕犁耕作法
2022-03-0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教研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6月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8 . 西周建立之初,“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而到了东周时,“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导致“礼乐征伐”权力变换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B.井田制的破坏C.诸侯争权夺利D.生产关系变动
9 . 翻车是东汉末年已经出现的民间灌溉工具,它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或风转驱动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翻车的使用
A.推动了铁犁牛耕出现B.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繁荣
C.促进了小农经济发展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成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考古发现统计,至今已发现的东汉牛耕图遗迹有60多处,分布于许多地区,北到辽宁、内蒙古,西到新疆、甘肃,南到四川、贵州、广东、福建,东到山东、江苏等地。这说明当时( )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已经成熟B.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持平
C.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逐渐推广D.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得到了抑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