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乞巧节”,它起源于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这一节日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中国人民勤劳勇敢的传统B.古代中国人富有想象力
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D.人们对牛郎织女的同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汉匡衡“好学,家贫,佣作以助资用”。东汉第五访“少孤贫,尝佣耕以养兄嫂,有暇则以学文”。这表明当时
A.两人都属于具有人身依附关系的“隶佣”
B.农村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C.存在一种拥有人身自由、出卖劳力的雇农
D.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破产沦为雇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历史学家黄宗羲认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到了辉煌的极致。中国的GDP在晚清甚至达到了当时世界上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以下是对黄宗羲这一观点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中国经济完全没有发展和增长
B.中国经济总量增加,“劳动生产率”也在增长
C.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已处于落后地位
D.这种增长是以传统方式来实现的,实际“劳动增长率”没有增长
2020-05-1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龙胜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尚书·牧誓》云:“牝(雌性的)鸡司晨,惟家之索(尽)。”这句话不仅是中国古代齐家的戒律,而且是古代政治生活的信条。在这样的政治文化中,男性把持天下就是天经地义,女性参与政治就是名不正言不顺。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奴隶社会宗法制度的延续发展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传统农业生产基本模式的影响D.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 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2019-01-30更新 | 2292次组卷 | 50卷引用: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末清初学者张履祥在《补农书》中描述了浙江嘉兴一带植桑的情况:“—亩可养十数筐,少亦四五筐,最下二三筐”,“米贱丝贵时则蚕一筐即可当一亩之息。”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A.栽桑养蚕收入已可超过种粮
B.开始成为重要的丝织业中心
C.桑蚕业是农民基本收入来源
D.经济作物种植超过粮食作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汉武帝时代的理财名臣桑弘羊主张“开本末之途”,“农商工师,各得所欲……工不出,则农用乖;商不出,则宝货绝;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据此可知他主张
A.国家发展经济应本末并重
B.国家不干预经济事务
C.提高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
D.以商业方式经营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代直隶总督署院内的山墙上雕刻有一组《御题棉花图》,由直隶总督方观承主持绘制,通过16幅图记录棉花从植棉、管理到织纺、织染成布的全过程,乾隆皇帝亲笔为每图题写七言绝句。材料主要反映了
A.棉纺织技术已经成熟B.棉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C.统治者重视劝课农桑D.棉花是古代重要的经济作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