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初,自耕农数量为350万户,占所有农户的58%;到1067年,自耕农数量为980万户,占农户的69%。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政府税率较前代低B.租佃经济非常发达
C.庄园经济走向破产D.小农经济得到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为明末《江南农村家庭投资结构图》,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减少犁耕依赖
B.注重精耕细作
C.生产日趋专业
D.经营更趋市场化
3 . 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组成单位,在小土地分散式经营中,通过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逐步形成了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形成主要在于
A.精耕细作农业的出现
B.铁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C.集体耕作方式的破产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末清初张履详的《补农书》中记载了一个他设计的薄产十亩的经营方案:桑田三亩一家衣食,其余麦豆竹果鱼之收,按低标准计,足可抵十人之食,即年余五十石,扣除田粮等扰,至少每年可积余三十石。积十余年,除“养生送死”、读书外,还可买田数亩。该方案重在强调
A.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发展
B.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
C.精耕细作技术的应用
D.家庭经营的自给自足性
2019-08-29更新 | 394次组卷 | 29卷引用: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现象
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公民、海外贸易、美德、选举、津贴、仁义、土地私有、中央集权、私学
公元10~12世纪夜市、瓦肆勾栏、市民、南戏、科举制、参知政事
公元14~18世纪章回小说、工商皆本、房佣关系、白银、内阁、经世致用

围绕材料.结合古代史的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可以任选一个特定时段历史现象拟定具体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
朝代秦汉
次数37549387451351055344
频率0.85次/年1.7次/年2.7次/年5.31次/年18.5次/年19.9次/年

A.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
B.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
C.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
D.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在不断衰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长城通常被视为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与秦长城相比,明长城整体位置向南移动二百至四百公里不等,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明长城以北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B.长城沿线居民不断向中原地区迁移
C.中原王朝对边疆的统治力不断削弱
D.全国经济重心逐渐向江南地区转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他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很少发生农民起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
B.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
C.庄园经济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
D.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
2018-03-27更新 | 869次组卷 | 3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返校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明太祖通过户部晓谕两浙、江西百姓:“为吾民者当知其分,田赋力役出于供上者,乃其分也。能安其分者,则父母妻子,家昌子裕,为忠孝仁义之民……否则,不但国法不容,天道也不容矣。”据此可知,明初
A.强调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
B.致力于构建新意识形态
C.财政税收开始依赖于江南
D.实行严刑峻法维护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武则天在位期间,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她还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体现了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
B.武则天时期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C.唐朝加强对农业的技术指导
D.古代农业在唐朝已经基本定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