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1 . 秦汉时期,官府以加倍征收户赋作为对不“分异”家庭的惩罚;政府还在百姓“分异”后,按规定授予一定数额的田宅。由此可知,“分异”的举措(     

A.妨碍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B.强化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C.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实现了对地方垂直管理
2024-03-29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铁犁牛耕技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到汉代耕犁基本定型,唐朝发明了曲辕犁,结构完备,轻便省力,是当时先进的耕犁。此后曲辕犁一直沿用至清朝,没有革命性突破。这反映出(     
A.古代中国农业技术停滞不前B.农业家庭式劳作制约技术进步
C.曲辕犁已经是最先进的耕犁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稳定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中国历史通论》记载,粮食亩产量“战国 79.41斤,汉武帝时期 117.11斤,1938年 115斤,1949年 130 斤”。由此可知,新中国成立之初(     
A.变革农村生产关系势在必行B.发展社会主义工业刻不容缓
C.小农经济得到持续发展D.迫切需要改造小农意识
2023-01-15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黄金卷02-【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高考历史模拟卷(浙江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为《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表(部分)》,据此可知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是
时期内容备注
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水利工程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翻车
《齐民要术》农学著作
隋唐筒车、曲辕犁

A.男耕女织B.精耕细作C.一家一户D.自给自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粮食“准平”政策,即在市场粮价低迷时,由政府收购囤积;当市场上粮价奇高时,政府则将囤积的粮食抛出。这一做法
A.导致政府与民争利损害形象B.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C.标志着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D.为汉武帝“均输”政策所沿用
2022-03-19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古代中国是城乡一体的社会与经济结构,尤其在汉唐时期,脱离农村的工商业与市民阶层并未出现,城市是乡村的城市,是乡村的集合与代表。这一现象反映出,中国古代
A.城市发展的经济功能不断增强B.农业是工商业发展的基础
C.户籍制度阻滞了社会阶层流动D.城市发展推动农业商品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淮南子》记载:“牛者所以植谷者,民之命。是以王法禁杀牛,民犯禁杀之者诛。”《汉书》记载平帝元始三年,下诏移民,“至徙所,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劝民“卖剑买牛,卖刀买犊”。这些史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A.铁犁牛耕技术的更新B.官府保护农业生产
C.家庭畜牧业的发展D.犁耕提高生产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中国古代谚语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反映的生产方式是
A.集体劳作B.男耕女织C.庄园式劳作D.民营作坊
2022-01-0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安史之乱后,均田制度瓦解,农民大量逃亡,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为解决财政困难,唐政府推行了“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的赋税制度。这一制度
A.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B.以财产性收入作为征税依据
C.促进了租佃关系的迅速发展D.以政府严格控制户籍为前提
10 . 从《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记载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策》记载商鞅“决裂阡陌,教民耕战”。这一变化反映出
A.铁犁牛耕技术的普及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D.均田制度遭到破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