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农经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汉代对土地籍册的管理沿袭秦朝制度,遵循“黔首自实田”办法和汉代规定的“依律自占”等方式,即关于土地面积(顷亩数)、所有人、产量大小等,由土地所有者据实自行申报。这些规定
A.旨在抑制土地兼并B.促进了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C.维护了土地国有制度D.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施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中国封建社会“宗法制之下的家庭不实行财产的长子继承制,而实行诸子分户析产制”,也就是说,皇室系统实行长子继承制,民间系统的家庭实行诸子分户析产制。封建政府总是力图保持民间这一系统。封建政府这一做法旨在
A.维系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B.调动小农生产者的积极性
C.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D.强化日渐松弛的宗法关系
2021-11-12更新 | 323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2届高三11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荆荒岁时记》中写道:“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天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作品中这一情景体现了
A.古代的门当户对观念B.中国传统的经济形态
C.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D.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小农经济的产生,是中国古代国家集权化进程中制度性选择的必然结果。集权国家的全面介入,是小农经济得以维持的前提。但集权国家复杂政治生态的影响,又是小农经济招致破产的重要因缘之一.小农经济破产之时,也就是集权国家基础崩溃之日。”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国古代
A.国家与小农的共生关系B.国家实现了对土地的直接控制
C.政府重视农耕经济发展D.动荡与剧变是重要的时代特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诗经》中“孝”有祭祀先祖、善事父母两种含义。自春秋以来,孝的“善事父母”之义逐渐取代“祭祀先祖”之义成为孝的主流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宗法血缘观念逐渐淡化B.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提升
C.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D.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形成
2021-10-22更新 | 406次组卷 | 17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精选强化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居延汉简有“言府书”五种,内引光武帝禁止屠杀马牛、砍伐树木等诏书。《汉律类纂》载:“贼伐树木禾稼……准盗论”。这反映了汉代
A.政府限制豪强地主势力B.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C.农业生产环境得到保护D.官府控制商业贸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中国古代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以农为天下本务,工贾为末的思维模式,此外,还有“士农工商”天下四民的阶层分化,农业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稳固。这种以农为本思想的形成源自于
A.是人们对土地的长期依赖B.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C.自然经济所体现出的自给自足D.重农思想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我国是栽培稻的起源地,水稻的传播对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距今七千年前,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已出现了发达的稻作文化。黄河流域先秦时代比今天温暖,宜种稻的下隰地较多。《史记·夏本记》《豳风·七月》《小雅.甫田》《白华》《周颂·丰年》等都有多地种植水稻的记载。先秦时代北方产稻地区比现在更广,但种植面积却不大,在黄河流域的作物构成中,稻比不上粟的地位。稻和梁都是珍贵的食品,稻大多是用来酿酒的。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的大规模人口南迁,为稻米种植带来勃勃生机。跟随北方移民一起南下的,还有他们先进的种植技术,这些技术与南方的湿润气候与丰厚土壤一拍即合,大片蛮荒之地变成万顷良田。经过隋、唐、五代到宋朝的不断经营和开发,江南的稻米逐渐成为维系国力的最重要因素。

——摘编自文慧《稻米传奇》

材料三 大约3000年前开始,稻米从中国出发,向北传递到朝鲜,向南影响至越南,2000年前东传到了日本。中国稻米穿越崇山峻岭、漂洋过海,随后陆续传播到西亚、欧洲等地,最终形成了日本学者渡部忠世所说的“稻米之路”。

——摘编自文慧《稻米传奇》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稻作文化的特点,并简析隋唐到宋代江南稻米广为种植的原因。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稻米之路"形成的作用。
2021-08-29更新 | 40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开始向土地实际耕种者征收租税,有“粟米”,还有“布缕”等。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国家赋税过于繁重B.井田制已经彻底瓦解
C.自然经济雏形显现D.小农经济正逐步确立
2021-08-26更新 | 34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黄泛区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春秋战国之际,一些新兴地主和富裕农民打乱原有的井田“经界(土地的分界)”,垦占土地并据为己有。这一现象表明.
A.铁犁牛耕得到推广B.土地兼并日益加剧
C.农业领域出现变革D.小农经济日渐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