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74 道试题
1 . 1705年,英国的纽可门制成了可用于矿井排水的蒸汽机,18世纪末瓦特改良的装有冷凝器的蒸汽机逐渐应用于纺织业、采矿业、冶金业、造纸业等部门,这一时代的到来直接体现了(  )
A.资本原始积累对技术的要求B.不断扩大的世界市场的需求
C.工业生产对动力机械的需求D.工业革命进一步发展的诉求
2023-11-0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五十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据王斯德《世界通史》载:“机器的使用、劳动分工的实行使工人陷入深重的依附状态,成为机器的‘人手’,分工的附属物。从前,作为独立的手工作坊主,他可以在自己的家里干活,保持着个人的独立、自由和尊严。现在,这已是明日黄花,一去不返。”这说明(     
A.工人从此失去了人身自由B.欧洲历史上首次出现了阶级对立
C.欧洲的社会经济严重倒退D.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形态的巨大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大教育家,他首创私人讲学,其办学理念也很进步。而现在有的地方办起私立学校,学费收得很高,富者趋之若鹜,但普通百姓只能望而却步被称为“贵族学校”。严格地说,这种办学理念不符合孔子教育思想中的(     
A.因材施教B.有教无类C.当仁不让于师D.温故而知新
2022-07-24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诗、书、画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他们是艺术,同时也是历史。我们在学习欣赏文学艺术作品时,要关注从诗歌的咏唱和书画的无声倾诉中折射出的时代光泽,学会从多种途径来感知历史,捕捉时代信息,把握时代脉搏。下列论述能符合上述观点的有(     
①“草书圣手”张旭的狂草体现了盛唐时代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
②颜真卿的楷书端庄浑厚、笔势开张、注重法度折射出唐王朝鼎盛,社会走上正规之时,法度和规范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需要。
③宋代书法艺术出现“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书法艺术各具情态、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提倡“我书意造本无法,点划信手烦难求”。这反映出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社会平民化、世俗化。
④中国印章的刻制讲究“印宗秦汉”。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折射出秦王朝,一统天下,“以法为教”,继往开来的社会特征;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蕴涵着大汉统一王朝的恢弘气势和“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商人群体的壮大对社会风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宋代社会重商理念的倡导以及贱商、抑商等传统商业价值观的裂变,宋代商人集中体现了其秉持践行义利合一、和衷为贵等价值观念。如宋人笔记文献中就记载了京师某茶肆主人等的“义商”形象。宋代商人依靠多渠道的市场经营,为社会提供可靠的产品与服务,如以餐饮、租赁为主的服务市场。进行长途贩运的商人,发挥着调节余缺、联系城乡的作用。诸如两浙、江南等的稻米,闽广、两湖地区的甘蔗及其糖制品,多靠商人运销经营。宋代文化市场,如笔墨纸砚等文化用品买卖、书画收藏交易、曲艺伎乐、节假旅游等尤为繁荣,多姿多彩。许多富商大贾还远涉重洋,经营海外贸易,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总之,宋代商人的社会责任观引领时代潮流,为中国传统社会发展注入活力。

——摘编自张熙惟《宋代: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高峰》

材料二   明清时期,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加强。政府对经济直接干预的减弱,与生产直接相关的是从明代中叶开始一直到清代摊丁入地的一系列赋役制度的变革,力役折银和匠班制的废除以及最终的摊丁入地,使农民逐渐摆脱了官府的人身控制;赋税折银则使农业生产与田赋脱钩,有利于小农的自主经营。这一赋役制度的变革为各家各户、各地区因地制宜的发展解除了枷锁,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与流通相关的政策变化,例如:漕运制度中从允许漕船带货到雇商船海运到最终废除漕运;从明代的禁海到清初的开海;从乾隆二十二年的“独口通商”到鸦片战争后的开口通商等。这一系列的变化,为市场网络与市场机制的逐渐形成提供了条件。

——摘编自许檀《关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和中国近代化过程的再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商人群体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市场机制在经济发展中作用不断加强的原因。
2022-03-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襄城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6 . 明清时期,洞庭粮食商帮将湖广地区的粮食贩运至江南缺粮地区,然后又将江南的丝织品和棉布运至湖广地区,“上水则绸缎布匹,下水惟米而已”。这一现象反映出明清时期
A.区域经济联系密切B.资本主义萌芽逐渐产生
C.抑商政策有所松弛D.地域性的商帮开始形成
2022-03-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襄城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7 . 北宋时,儒者一反前代儒家迷信经典、谨守故训的传统,先是对汉唐传注,进而对经典本身表示怀疑。这一做法
A.体现了开放批判的创新思想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C.促进了陆王心学的产生D.巩固了宋王朝的大一统局面
2022-03-21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襄城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8 . 宋仁宗当政期间,朝臣贾昌曾在奏折中指出:“将权不专,每命将帅,必先疑贰;非近幸不信,非姻旧不委。”这一现象
A.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B.造成了强干弱枝的局面
C.体现了重文轻武国策D.反映了冗官冗兵的困局
2022-03-2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襄城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指出:“虽然唐代中书省是基于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的,然而诏书可否产生效用,门下省掌握了决定权。”该学者意在说明门下省
A.实现了各机构权力制衡B.降低了行政效率
C.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权D.旨在限制专制皇权
2022-03-21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襄城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10 . 下表所示为北朝部分皇室子弟的墓志。据此可知,当时北方
内容出处
元怿,字宣仁,河南洛阳人也……太和二十一年,封清河郡王,食邑二千户。高祖晏驾,居丧过礼,泣血三年,几于灭性《元怿墓志》
君讳鉴,字罗察,河南洛阳人也。帝轩辕之遐胄,燕景照皇帝之来孙《慕容鉴墓志》

A.民族交融的发展B.民族矛盾完全消除
C.封建化改革完成D.儒家思想成为正统
2022-03-21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襄城县实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