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05 道试题
1 . 公元751年,唐将高仙芝征伐中亚,遭遇强大帝国战败,对他的敌人的正确的描述可是
A.突厥民族,骁勇善战B.信仰真主,政教合一
C.信仰耶稣,崇尚法律D.相信理性,要求民主
2022-05-25更新 | 157次组卷 | 30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造成中华文明这一鲜明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历史上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的‘大一统’思想的潜移默化,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而秦汉时期正是这种理念完全定型的关键阶段。”下列属于秦朝“构筑统一”的措施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严刑峻法,奖励耕战D.编制户籍,整顿风俗
3 . 古代和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材料一   唐朝时,陆路和海路出口的商品除丝绸外,瓷器、纸张、铜器、铁器、茶叶等也都成为大宗商品。当时中国商人和手工业工匠前往中亚,西亚及南洋各地定居的有很多,外国商人居住在中国各城市的也不少。据记载,唐甫宗时,政府讨伐扬州叛乱过程中发现在叛乱中被杀死的外国商人就有2000余人。唐政府在长安设有鸿胪馆专事招待外国使节和管理对外贸易工作,置市舶司专管海上贸易——征收进出口关税,检查船上有无携带违禁品,保管进口货物,收购政府专卖品等。据阿拉伯人苏莱曼游记所说,关税率约为从量的30%。市舶司有海关的性质,为宋、元、明等朝沿用。

——摘编自李湘《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述要》

材料二   近代中外贸易是从鸦片贸易开始的。然而,近代中外贸易的主流不是鸦片贸易,尽管鸦片贸易,尽管鸦片贸易曾经占据进口额的首位。从长期趋势来看,正常的商品进出口交易是中外贸易的主流。下面是18711936年我国出口商品所占比重表:

近代中国主业出口商品所占比重(18711936年)占出口总值(%)

时间丝及丝织品豆类及豆饼籽仁及油矿砂及金属棉纱、棉制其他
1871-187352.734.50.1---12.7
1891-189336.924.61.2---37.3
19138.435.312.07.83.30.632.6
19201.618.613.09.13.21.453.1
19313.613.421.48.41.64.147.5
19364.37.81.318.77.73.957.2

——摘编自朱秀琴、张宏文《略论近代中外贸易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贸易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并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出口商品构成变化的认识。
2022-02-2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校联考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汉武帝一朝,丞相任职平均时间是4年,被杀概率达到66.7%,其中出身低微或是功臣后代的被杀概率比较低,出身外戚或是皇族的被杀概率达到100%。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A.实施察举制的社会意义B.中枢决策权力的下移
C.“家天下”格局发生变化D.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2022-02-22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校联考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列宁在20世纪20年代初指出:只有通过经济联盟,在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建立正常的经济关系,才能巩固工农联盟,从而保证共和国的安全。这表明列宁认识到
A.巩固国防仍是当务之急B.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必须的
C.实行余粮收集制是错误的D.调整农业政策的必要性
2022-02-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校联考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刑统》与《唐律》相比新增了很多民事律条,对女子继承、户绝资产、死商钱物、典卖倚当、负债出举、不当得利等均有详尽规定。这反映出宋代
A.社会环境比唐代混乱B.法律比唐代严酷全面
C.商品经济比唐代繁荣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7 . 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性质的口号起着不同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师夷长技以自强”是19世纪60年代中国的追求.


(1)依据所学,指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出现的背景。并评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

材料二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在近代民主革命史上,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为探索民族独立的道路做出了哪些新贡献?

材料三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15日,毛泽东写信批评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他引用一句老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此,这句话就成了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最终取得彻底胜利的代表性表述。


(3)材料三中的“星星之火”促使中国革命形成燎原之势主要因素有哪些?
2022-02-1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车胤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科举制自隋创立以来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科举制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
A.体现公正有利社会流动B.有利中国民族心态形成
C.历朝历代不断发展完善D.能为朝廷选拔实用人才
2022-01-26更新 | 3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西北四校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

历史从来就不是刻板、静止、单线的,她是生动、鲜活与丰富多样的,下面的素材就呈现了历史这样的特性。下列为新文化运动时期不同的面孔以及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反应

不同面孔反应(或态度)
反动军阀洪水猛兽、异端邪说
守旧文人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青年学生良师益友、当头一棒
下层人民不识字、听不懂
运动领袖打到孔家店、废灭汉字
毛泽东将脏水与老母亲都一起泼掉了
蔡元培在北大不但未提“铲伦常,还大倡父子有亲、兄弟相连、夫妻有别、朋友有信

请在研读表中不同面孔的反应,研判其理由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明确的观点,从材料中选取两个以上的面孔,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2022-01-10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西北四校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启蒙运动时期欧美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多才多艺,如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独立宣言》起草和签署人之一。法国的卢梭不但是文学家、哲学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植物学家。康德在46岁之前的主要著述都是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由材料可知
A.自然科学是启蒙运动的前提和基础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造就启蒙运动
C.自然科学与理性主义精神密切关联
D.自然科学发展推动了欧洲国家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