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86 道试题
1 . 据居延(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和甘肃省金塔县)汉简记载,汉代边防部队中从事耕作和兴修水利的士兵分别称为“田卒”和“河渠卒”。罗布泊出土的汉简中也有关于汉代戍卒从事农耕的记录。这可用来说明汉代(     
A.修建长城的必要性B.西北边疆得到开发
C.北方农耕已经普及D.民族关系较为融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拜占庭帝国,古希腊文化的语言、哲学等领域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语言和教育,塑造着拜占庭人的思维方式,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特定的核心作用。这说明(     
A.基督教正统地位受到冲击B.多元文化可以互利共存
C.社会生活呈现世俗化特征D.亚历山大远征影响深远
2023-10-18更新 | 579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代雅典执政官梭伦因制定遗嘱法律受到世人赞誉,过去死者所有的财富和产业全部属于他的家族。梭伦新修订的法律规定:任何人要是没有子女,可以将财产遗赠给他所属意的人。这表明梭伦(       
A.制定遗嘱法律维护平民利益B.承认个人对家产的所有权
C.损害贵族阶层利益遭到反对D.修订法律受个人情感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图所示的土地改革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彻底铲除封建剥削制度的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下列关于这场土地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开展“打土豪,分田地”B.废除封建性半封建性制度
C.实行“减租减息”政策D.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2023-07-15更新 | 7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第六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沈阳虽然较早地迈入近代化行列,但它与中国大多数较发达城市一样,不是经过工业革命,而是伴随着外力的侵入而快速发展起来的。近代沈阳在日本殖民势力、中央政府、奉系军阀三者之间的博弈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板块式的城市空间形态。

近代沈阳城市发展,表现出明显的由军事、政治发展需求,带来的阶段性用地规模的扩张。日本殖民者、晚清中央政府、奉系军阀和地方政府等多方主体在同一地区相互对抗,扩张势力,从而带动了沈阳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奠定了今天沈阳城以盛京古城、满铁附属地、商埠地、张作霖时期扩建区、铁西工业区等为基础的板块式空间发展格局,并促使沈阳进入一个超常规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时期。

——摘编自孙鸿金《近代沈阳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18981945)》

材料二 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沈阳具有东方鲁尔之称号和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之美誉。194811月沈阳解放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这一时段内,妥善接收城市并迅速恢复各项功能之后,在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影响和推动下,沈阳城市发展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不仅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工业城市和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而且对此后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摘编自李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

材料三 沈阳在国民经济恢复和一五计划中,建成了具有高工业化水平的重工业基地,为支援全国工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以后,老工业基地开始逐渐陷入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集中爆发所造成的发展困境,面临着经济增长衰退,国民经济地位急剧下降,大批企业濒临破产,工人大量失业待业的严峻的挑战。

——摘编自李响《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研究(19491957)》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沈阳城市形态的形成特点,分析近代沈阳城市发展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沈阳城市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振兴“老工业基地——沈阳”的具体举措。
6 . 明代水军主要分为三部分:中央政府直辖水军有卫船1200艘,“遇征调,则益兵操之”;海防水军根据“陆聚步兵,水具战舰”的原则分布于沿海卫所,用来抵御委寇,剿灭海盗;江防水军职能为操江防盗,拱卫应天。据此可知明朝时期(       
A.全面推行闭关锁国政策B.东南的海防形势很严峻
C.中央直辖水军战斗力强D.南京的安全有一定保障
7 . 西晋时太原高门王济看到一位兵家子很好,想把妹妹嫁给他,便征求母亲的意见。王母看了那位兵家子后,也承认王济的眼光不错,但因为当时兵家子地位低微,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爬上高位,最终阻止了这门婚事。这反映当时(     
A.社会阶层流动不畅B.士庶之间严禁通婚
C.门阀制度达到鼎盛D.统治基础受到削弱
2023-06-29更新 | 8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培正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和东南亚山水相连,从秦汉时期开始,中国钱币流向东南亚就体现了地缘关系的一种延伸。东南亚历史上的国家政权多不具备独立铸行钱币的政治条件,而中国虽历经王朝更替,但中央朝廷基本都掌控着货币的铸行权。东南亚和中国都接受“天圆地方”思想和货币文化。中国从秦汉之际就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的货币制度:钱币的重量有严格控制;使用同一币材——铜料作为币材;从“五铢钱”起,中国圆形方孔钱的形制和重量变化不大。这些钱币进入东南亚各国的国库并被贮藏起来,成为国家财富储备,元代时宝钞还具备国际支付(结算)的职能。

——摘编自杨小平、孙中文《中国古代货币在东南亚区域化的历史进程——历史与展望》等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前夕,人民政府通过银行业务、财政征收、贸易回笼等方式,陆续收回了关内各解放区发行的货币,华北、西北、华东和中南大部分地区的货币已经统一为人民币,这为新中国的货币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城市,为了有效制止金融投机,使人民币尽快驱逐金银,占领市场,稳定物价,人民政府采取了禁止金银流通和低价兑换的冻结政策,并组织行政力量严厉缉查金银投机活动。在农村,则采用税收、农贷、城乡物资人民币交换等经济手段,1951年人民币终于深入农村:因要照顾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形成的心理和习惯,暂准使用银元。1962年,中国大陆的货币统一终于实现。

——摘编自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货币统一》

材料三   跨境贸易结算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原始驱动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美元流动性紧缺、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中国经济率先恢复并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国周边一些国家的央行希望通过与中国人民银行签署本币互换协议,获得流动性资金支持、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近年来,人民币跨境使用、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制度框架和基础设施一直在不断完善。201610月,人民币正式加入SDR(特别提款权),以国际储备货币的身份进入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得到极大提升,储备货币地位得以确认。

——摘编自李国辉《人民币国际化:与改革开放相伴而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在东南亚区域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货币统一过程的特点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民币国际化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夏仁宗(1139-1193年在位),名李仁孝,西夏第五位皇帝。在位期间与南宋修好,他对汉文化十分仰慕,于是下令命各州县设立学校,在中央设立太学,还仿照宋朝实行科举制,命人修订西夏国史。1159年,派使者到西藏,奉迎迦玛迦举教派的始祖都松钦巴,并组织佛学家编撰了诸如《悲华经》《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等佛经。对权臣任得敬先进行笼络,后来任得敬野心膨胀,企图发动叛乱,夏仁宗在金朝的支持下,粉碎了任得敬的阴谋。组织法学家制定的《天盛改旧新定律令》,在后世被外国学者称之为“中世纪独一无二的法律文献”。金朝先后关闭了同夏国的保安、兰州、绥德等边境贸易场所,夏仁宗为恢复夏金边市贸易,千方百计讨好金朝,选派工匠织造“百头帐”献给金世宗,并向金朝请求割地。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夏仁宗为政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夏仁宗改革的意义。
2023-06-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图所示为建于北宋初期的岳麓书院平面简图,大门、二门、讲堂、御书楼等主体建筑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斋舍及祭祀建筑分布两旁,层层递进,孔庙位于讲堂右侧。由此可知,岳麓书院的建筑理念(     
   
A.彰显了湖湘文化的特征B.反映了理学思辨化的趋势
C.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精髓D.凸显了传统人文主义精神
2023-06-10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5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