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D.加剧了阶级矛盾
2023-07-17更新 | 4867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如表所示为东晋南朝时有关书法的部分论述。由此可知,当时书法的发展趋势为(     
论述出处
大抵书须存思,余览李斯等论笔势,及钟繇(曹魏书法家)书,骨甚是不轻,恐子孙不记,故叙而论之【东晋】王羲之《书论》
王僧虔(南朝初年书法家)书如王、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南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A.由注重实用到追求艺术性B.由强调统一到走向多元化
C.由全国普及到家族化传承D.由推崇法家到受儒学浸染
2022-11-25更新 | 25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孔子在音乐方面主张恢复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用礼乐调整社会风气;墨子认为音乐让国君一人独自欣赏则了无生趣,让臣子一起欣赏必然耽误政事,让劳动者欣赏必然耽误工作时间。孔子和墨子对音乐的不同态度反映了当时(     
A.西周礼乐制度等级森严B.传统社会秩序发生变动
C.分封宗法制度逐渐瓦解D.社会动荡影响艺术发展
2022-11-12更新 | 820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咸丰春晖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教化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私学除有与官学相同的教化形式外,由于它本身的一些特征,更多地表现为潜移默化的影响。秦禁私学是教育史上的倒退,而汉朝官、私教育结合的方式无疑是统治术上的智慧。史料中也常见私学的老师、勤学修身的士人、居住于乡间的旧吏、以及游侠、豪强、宗族长老等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乡民,这胜过形式意义上的教令和劝说,而且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乡民,势必固化为乡民内在的理念。在汉代,地方官吏的示范也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据《后汉书·李膺传》说李膺“出补蜀郡太守,修庠序,设条教,明法令,思成并行,蜀之珍玩不入于门,益州纪其政化”。

——摘编自王育《秦汉乡里教化研究》

材料二   中国古代教化的客观有效性是十分明显的,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为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民族性格的生长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传统社会发展的后期,占主导地位的小农经济和在此基础上的教化活动成为了固化社会发展的障碍,导致社会发展滞后。古代的教化只有教化主体的主导性而无教化对象的主体性,教化对象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或者干脆就是怀着功利的目的,形成了对人的普遍压抑,不利于社会的革新、思想的进步,从整体上有碍于中国社会前进的步伐另外,古代教化之下的人们普遍“重德性,轻知性”,从历史经验来看,这也不符合科学精神发展的要求。

——摘编自王永祥《中国古代教化方式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乡里教化的主要形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教化的价值与局限性。
6 . 如图是“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两个词汇在《人民日报》中出现的次数统计图,出现图中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局势有所缓和B.国家战略重心转移
C.抗美援朝基本结束D.和平外交政策确立
7 . 汉代三公、刺史、太守等官员可以自辟属吏,被辟举的人即为举荐者的故吏。故吏一经辟置,即与举荐者生死相依、患难与共。一些大家族,如弘农杨氏、汝南袁氏等,门生故吏遍于天下。这说明(     
A.门阀士族制度成熟B.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
C.地方掌握选官之权D.征辟制度背离其初衷
8 . 公元751年,唐将高仙芝征伐中亚,遭遇强大帝国战败,对他的敌人的正确的描述可是
A.突厥民族,骁勇善战B.信仰真主,政教合一
C.信仰耶稣,崇尚法律D.相信理性,要求民主
2022-05-25更新 | 157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以经济为取向,强调本民族经济权益的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一种主要形式。这是晚清思想家在承认中国落后于西方的痛苦现实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深沉而强烈的赶超意识。他们认识到西方立国的基础在于工商,视其为西方国家生存的根本。随着甲午战后清政府面对严峻社会现实不得不在经济政策上进行一些调整,虽是无奈而笨拙的应变,却客观上优化了经济民族主义生成的环境。主张“挽回利权”,对西方经济侵略进行“商战”,提倡重商主义,主张“商业立国”和“实业救国”,这些可以看成是晚清民族主义思潮的主要内容。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想带有明显的反对西方军事、经济侵略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进步性。晚清经济民族主义的进步性体现在它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上。

——焦润明《论晚清经济民族主义思潮》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欧共同市场的形成和势力不断壮大,日本的崛起,都对美国在国际经贸中的地位构成严重挑战。美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严重削弱,连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都在夺取美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80年代,世界经济贸易领域的竞争进一步加剧,美国的对外贸易逆差和国际收支赤字不断扩大。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国内涌起经济民族主义浪潮。由此导致在全球贸易领域,美国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最多。使用报复手段,以实现美国依贸易协定所享有的权利,打击所谓外国“不公平”的贸易做法,一直是美国贸易法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在追求世界霸权获取垄断利润的同时,却又逃避责任,带头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导致同其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纠纷不断加剧。

——郭吴新《美国外贸政策中的经济民族主义取向剖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种经济民族主义思潮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种经济民族主义思潮在实践上的不同,并分析其产生的经济影响。
10 . 政厅公餐是在雅典城邦政厅内所举办的一项宴会活动,早在公元前6世纪,在政厅享用公餐似乎已成为雅典人的一种惯例,政厅公餐的参加对象依据身份和频率可分为一次性进餐和终身公餐。公元前420年左右刺杀僭主者获得了带有世袭特点的终身公餐的特权,公元前394年或公元前393年,萨索斯岛的斯陶里斯获得公民权前后享受到了不同的政厅公餐。根据材料可知,政厅公餐
A.体现公民权的开放性B.起源于民主政治奠基时期
C.具有荣誉性和政治性D.反映了雅典大众民主政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