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对儒家思想传入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由越南传入B.两汉之际传入C.经由朝鲜传入D.公元5世纪初
2022-11-29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鲁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学科等级班考试历史试题
2 . 把中国儒学传播西方的动力来自(     
A.法国君主B.启蒙思想家C.传教士D.资产阶级商人
3 . 公元751年,唐将高仙芝征伐中亚,遭遇强大帝国战败,对他的敌人的正确的描述可是
A.突厥民族,骁勇善战B.信仰真主,政教合一
C.信仰耶稣,崇尚法律D.相信理性,要求民主
2022-05-25更新 | 157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学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请以不同标准,对下列历史人物进行分类。
①徐光启     ②汤显祖     ③王夫之     ④吴敬梓
⑤宋应星     ⑥孔尚任     ⑦曹雪芹     ⑧顾炎武
(1)思想家:                     ;(2)科学家:                     
(3)戏剧家:                     ;(4)文学家:                     
2022-02-0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请将左侧的人物与右侧的思想观点一一对应(填写字母)
人物思想观点
   )王守仁A 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工商皆本”
   )李贽B 个性解放,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伦理道德标准
   )黄宗羲C “良知”是隐藏在个人心中的“天理”,因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

2022-02-0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对于下图所示著作,日本科学技术史家三枝博音曾指出:“‘天工’是与人类行为对应的自然界的行为,而‘开物’则是根据人类生存的利益将自然界中所包藏的种种由人类加工出来。”这部著作
A.认为人类在自然界面前无能为力B.广泛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的技术
C.主要记述了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D.着重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的情况
2022-02-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图是反映近代中国的一幅时政漫画。漫画的大意是倒下的巨龙被列强争相宰割,龙的身上写着CHINA。该漫画的创作背景应基于
A.边疆危机B.中法战争C.甲午战争D.瓜分狂潮
2022-02-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绥靖(Appeasement)原意是“讲和、调解,使平静”,后来引申为“用让步的办法安抚或收买潜在的敌人,通常含有牺牲原则的意思。”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签订《凡尔赛和约》B.签订《慕尼黑协定》
C.签订《三国同盟条约》D.发表《开罗宣言》
2022-02-0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野蛮”的降临现代人所使用的“文明”这一概念,其含义基本是在十八世纪是被塑造建构起来的。……在启蒙思想家那里,他们大多将文明与野蛮对立起来,这种对立既是空间上的也是时间上的。从空间上讲,野蛮居于文明世界之外;在时间维度上,野蛮和文明居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端。……在梅斯特(18世纪思想家)看来,文明和野蛮的共存,是由人性所决定,因此也非人力所能改变。……文明和野蛮的要素混合及其模糊性,使得文明化和野蛮化,或者说进步与堕落,也具有了一种不确定性。……在十九世纪的政治和社会的主流话语强调:现代性可以根除野蛮,塑造出纯粹的文明人;现代性、文明与野蛮是对立的,也是断裂的、野蛮只是作为文明的影子而存在。在这种背景下,顶着文明光环的二十世纪被认为是一个新的世纪,是一个理性、科学、民主、自由和繁荣的世纪。……然而,历史毫不留情地使这样的话语神话破灭,这样一个被认定最为“文明”的世纪之中,甚至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更为残暴。现实历史的进程迫使思想界对现代性、对文明和野蛮等问题进行反思。

——谈《约瑟夫·德·梅斯特反启蒙思想中的野蛮与文明》李宏图


问题
(1)现代人所使用的“文明”这一概念是如何在十八世纪被塑造出来的?
(2)二十世纪的文明光环如何被历史毫不留情第打破?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现代文明与野蛮关系的看法。
2021-08-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六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10 . 1830年的英国格拉斯哥、曼彻斯特、利物浦、谢菲尔德、兰开夏和考文垂等地“矿工、制造商、煤船船员和劳工似乎准备采取某种形式的反叛——出自英王威廉四世信件”。形势发展之迅猛,动摇了托利党的地位,辉格党随机应变提出了后经议会通过修改这个国家古老选举结构的法案:增加选民至总人口的3%;选举权由财产数量和拥有财产的时间来决定;重新调整划分议席,由南部区向北方区转移。(改编自罗伯特·E·勒纳等《西洋文明史》)材料反映了
A.英国北部选举权获得了扩大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C.英国工业革命有可能失败
D.英国的民主政治获得了发展
2021-08-09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六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