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8 道试题
1 . 据史书记载,“(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指的是(     
A.耧车B.筒车C.曲辕犁D.翻车
2022-11-21更新 | 273次组卷 | 47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历史(理)试题
22-23高三上·江西赣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今南京、绍兴等地的东汉墓葬中,出土了不少铁农具;在江西、湖南也相继出土了东汉铁农具,有锄、铲、锈、斧等。湖南出土的东汉铁农具有锄、锈、斧等;三国时期桂阳都的耒阳县(今湖南)“出铁石”,设“铁官”。这反映了东汉至三国时期(     
A.江南精耕细作农业的确立B.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
C.南方农业技术水平的提升D.江南铁犁牛耕方式的成熟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请从上述图片中任意选择三张有关联的图片,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释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画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面是某地古代的《孔子圣迹(周游列国)图》中的《子路问津》石刻画。



有人说,这幅石刻画创作于汉代;也有人说,这幅石刻画再现了春秋时期历史风貌,你同意这些说法吗?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2022-11-0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复习点01早期的中华文明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2023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主干知识+重难点综合性学案(通史版)
5 . 北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年两熟稻麦复种的耕作方式,但实行之初种植规模并不大。到了南宋时期,稻麦复种制得到推广,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的南移已经完成B.政局动荡引发耕作方式变革
C.江南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D.江南地区人民饮食习惯改变
2022-11-04更新 | 1316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洛平许济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山东滕县出土的一汉代耕耱画像石显示∶中间一男子扶犁耦耕,一牛一马拉犁,其后有一男子操耙耱地。前方有三人持锄耘地,一人端着水罐似在浇水。画面左侧有一妇女挑着担子,带着两个小孩朝田间走,似为送饭而来。画像右侧大树下有一人持杖而坐,当为监工。该场景反映了汉代(     
A.农民重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B.生产关系革新后农民积极生产
C.存在分工合作的集体经营方式D.农业领域的多种经营模式盛行
7 . 17世纪中叶,江南地区的农学家、学者、官员,甚至连康熙皇帝本人都大力提倡种植双季稻,可是却并未推广开来。这是由于(     
A.人地矛盾趋于缓和B.经济结构多样化
C.重农抑商政策解体D.农民缺乏进取心
2022-10-31更新 | 140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南宋诗人范成大诗云:“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这可以佐证,南宋时期(     
A.经济重心的南移B.传统经济结构的突破
C.百姓生活的富足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2022-10-29更新 | 39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9 . 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战国时期农业迅猛发展主要得益于(     
A.劳动者身份的变化B.铁犁与牛耕的使用C.郡县制的普遍确立D.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022-10-17更新 | 484次组卷 | 34卷引用:陕西省城固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文)试题
10 . 20世纪50年代后,在河南、山东、北京、江苏等地相继发现了许多汉代冶铁遗址,其出土的铁农具类型齐备,从开荒整地到收获加工,拥有一套完整的农具体系。据此可推知(     
A.铁犁牛耕已在西汉得到普及B.汉代民间冶铁作坊发展迅速
C.汉政府重视官营手工业发展D.汉代农业精耕细作技术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