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1 . 北朝时贾思勰著农书《齐民要术》,对于锄草他认为:“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多锄则饶子,不锄则无实,五谷蔬菜瓜果之属,皆如此也。”,这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 )
A.分工细致B.是北方的主要经济形式
C.注重精耕细作D.收成完全取决于人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轮作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土地实行休耕制;宋代以后,人们广泛采用梯田耕作法。这些做法
A.旨在减少土地水土流失状况B.扩大了土地开垦面积
C.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D.提高了土地利用强度
2020-11-26更新 | 31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信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回顾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国语晋语》记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通过这则材料,我们能够获得的直接信息是
A.春秋时铁犁牛耕为宗庙供奉之物B.战国时期宗法制盛行
C.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D.春秋时期牛耕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粮食总产量及人均占有量的柱状图。据此可知
A.古代农业生产模式未发生质变B.土地兼并是古代农业发展的桎梏
C.两宋时期农业生产发展水平高D.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芍陂在安徽寿县南,约建于公元前597年。据《水经注》记载,芍陂堤防长达一百二十里,曹魏时可灌田一万顷。由于芍陂的兴建,寿县一带成为著名的产粮区。芍陂的成功修建主要缘于
A.铁器的使用B.井田制的瓦解
C.秦国实力强大D.中央集权的建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统计,从汉朝到清朝耕地总面积增长仅不到65%,人口总量却增长数倍,人均耕地面积从14亩减到2亩左右。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重农抑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B.土地兼并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
C.精耕细作的农业支撑了传统社会的发展D.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严重阻碍社会转型
2020-11-14更新 | 1513次组卷 | 24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B.诸侯争霸C.百家争鸣D.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2020-11-01更新 | 599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励德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东吴时,南方出现亩产5石稻的高产记录,而南朝时则亩产高达10石左右,豫章(今江西北部)甚至创造了“一亩二十斛”(1斛即1石)的最高记录。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生产技术传入B.政府推行重农政策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D.大批水利工程兴建
10 . 中国早在汉代就出现过先进的农业技术发明,如代田法、耧车等,但这些技术发明往往得不到普及和推广。明清江南地区落后的铁搭取代了先进的江东犁,铁搭的工作效率大大低于牛犁。这反映了
A.古代中国农业科技的实用性不强B.小农经济对科技发展有阻碍作用
C.封建王朝不注重推广先进技术D.农民的思想意识需要与时俱进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