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九章算术》记载,汉代牛价很高,“牛一头直万五千”。而西汉主要粮食粟一石一般为30—80钱,东汉也不过数百钱。据此可推知,当时
A.田庄经济推动粮食增产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精耕细作方式不断发展D.先进耕作方式推广受阻
2 . 中国是农业古国,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视“鞭牛迎春”这一传统活动,唱词为“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这一现象和我国哪一耕作方式有关(   
A.石器锄耕B.个体农耕C.刀耕火种D.铁犁牛耕
2020-05-22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中英文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曲辕犁。曲辕犁是对以前直辕犁的改进,安装了犁评,省力、简便、轻巧,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一直为后世沿用。曲辕犁的出现(  )
A.促进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革B.体现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发展
C.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D.利于播种和土壤肥力的保持
2020-05-07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时人们已认识到水与土是农业的基础,“食之所生,水与土也”。宋国的农业灌溉条件也比较优越,宋境内有睢水、获水、扳水等水流,当时人们在睢水筑起堤防,旱时便可决水灌田。这些水流不仅利于宋境的农田灌溉,也使水上交通得以便利。

——摘编自新民《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国经济》

材料二   “西门豹引漳水灌邺,以富魏之河内”“(水工郑国)凿泾水自中山西。渠就用注填瘀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古代容量单位)。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河渠书》


(1)根据材料一,分析宋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并说明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商鞅变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战国时期水利工程修建的主要意义。
6 . 如表反映了清朝前期雍正到嘉庆年间土地与人口变化的情况.据此,可以推知
时间人口(亿)全国耕地(万顷)人均耕地(亩)
雍正17341.0942820.357.50
乾隆17531.8368677.583.69
乾隆17842.8633700.942.45
嘉庆18123.3370727.082.18

A.土地兼并日益严重B.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C.传统农业逐渐没落D.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史料记载,汉代富农和地主在生产力方面拥有着耕牛和铁犁的巨大优势,而贫穷的农民无力购买,只能继续使用木制工具,经营稍有不善便会破产而出卖土地。材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铁器牛耕技术尚未发展成熟
C.土地私有制遭破坏D.生产技术进步加剧贫富分化
2020-04-24更新 | 417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温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中华民族是典型的农耕民族。观察下面图片,请为这些图片设立一个主题是
A.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B.中国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C.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的发达D.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变更
9 . 如图为汉、唐耕犁对比示意图。它反映了
A.劳动生产经验中总结出科学理论B.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C.农具的改进蕴含朴素的科学原理D.科技成就以实用性发明为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54年,东北考古工作队在辽宁辽阳三道壕一带,发现了西汉村落遗址,清理出土、石、砖、瓮墓葬103座,共出土文物2815件。其中有农业生产工具铁铧、铁鑺、铁铲、铁锄、铁镰、插刀等一整套农具148件。据此可以推知西汉时期
A.东北冶铁技术全国领先B.农业生产水平提升
C.铁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农业生产体系完备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