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黄河古称”河”“河水”。《诗经》中曾描述其水“清且涟猗”,战国时河水已经浑浊。“黄河”一词出现于汉代,但是直到唐宋时期才被广泛使用。黄河名称的变化
A.折射出农耕经济的发展
B.体现环保意识的增强
C.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
D.表明水利观念的更新
2019-10-18更新 | 817次组卷 | 19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诗经·周颂·载芟》记载: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翻耕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铁犁牛耕。从材料中可以直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A.表明井田制的彻底瓦解
B.说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C.反映了生产关系的演变
D.体现了耕作方式的改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故意杀死他人马牛的,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的,杖一百。耕牛伤病死亡的,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上述法律规定反映了明朝
A.政府严格控制经济活动
B.农耕经济出现衰退情况
C.农用动力没有实质变化
D.屠宰耕牛成为普遍现象
2019-06-13更新 | 109次组卷 | 19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面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过程中使用的两张图片,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中可以得出的最主要的结论是

A.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
B.提高了集体耕作效率
C.形成了封建自然经济
D.耦犁得到推广和普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在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高转筒车的发明
B.铁犁牛耕的出现
C.耦犁技术的普及
D.曲辕犁的推广
2019-05-22更新 | 17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宁夏银川市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劳动工具是社会发展与社会生产的尺度。以下古代中国生产工具的共同点是

A.都说明汉代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B.都反映了人们利用自然力水平提高
C.都能较大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D.都经历了几个朝代的不断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到2016年为止,在全国范围内发现的汉代牛耕图像共15处。其中,陕西有7处,山东4处,江苏2处,内蒙古1处,山西1处。这一定程度上说明汉代
A.牛耕技术已经普及
B.北方农业相对发达
C.农具取得重大突破
D.政府重视精耕细作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8 . 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2019-01-30更新 | 3092次组卷 | 49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包括( )
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②“秋七月……初税田”
③“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A.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19-01-30更新 | 226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10 . 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经历了成形、扩展、深入发展的几个阶段。下列各项与成形期密切相关的有(   
①石斧、木耒、骨耜为基本农具       ②曲辕犁等农具被广泛使用
③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及推广       ④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建
A.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