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中国早在汉代就出现过先进的农业技术发明,如代田法、耧车等,但这些技术发明往往得不到普及和推广。明清江南地区落后的铁搭取代了先进的江东犁,铁搭的工作效率大大低于牛犁。这反映了
A.古代中国农业科技的实用性不强B.小农经济对科技发展有阻碍作用
C.封建王朝不注重推广先进技术D.农民的思想意识需要与时俱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020-07-12更新 | 9403次组卷 | 124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2020-07-09更新 | 10591次组卷 | 86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2020-07-08更新 | 13435次组卷 | 119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补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农业的一些记述。据此可知当时
著作内容
《国语》深耕而疾耰(平整土地)之,以待时雨
《庄子》深其耕而熟耰之,其禾繁以滋
《孟子》深耕易褥(锄草)
A.铁犁牛耕开始出现B.耕作理念比较先进
C.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小农经济不断发展
6 .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语汇。以下各项,反映隋唐时期我国经济较全面的一组是
A.釉下彩绘、水排、市镇、商帮会馆B.青瓷、丝路、曲辕犁、高转筒车
C.素纱禅衣、丝路、水排、用煤冶铁D.青花瓷、丝路、草市、曲辕犁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B.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D.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2020-05-22更新 | 543次组卷 | 52卷引用:2015-2016学年宁夏银川九中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史料记载,汉代富农和地主在生产力方面拥有着耕牛和铁犁的巨大优势,而贫穷的农民无力购买,只能继续使用木制工具,经营稍有不善便会破产而出卖土地。材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铁器牛耕技术尚未发展成熟
C.土地私有制遭破坏D.生产技术进步加剧贫富分化
2020-04-24更新 | 417次组卷 | 25卷引用: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生产工具的发明与改进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列农业生产用具或方式在唐朝发明的是
A.
B.
C.
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