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1 . 《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用铁农具耕种土地。但据考古发现,在长江流域春秋晚期吴国墓葬中发现的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均为青铜制造。在中原地区洛阳王城、郑州碧沙岗和山西侯马等地春秋中晚期以至战国之际的遗址中,还普遍存在石、骨、蚌器的生产工具。由此可见春秋时期
A.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中原地区
B.铁制工具仍然没有普遍使用
C.中原地区的战乱严重影响了该地经济发展
D.中国经济重心仍在关中平原
2019-04-11更新 | 459次组卷 | 35卷引用:2020年高三高考(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卷: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表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朝的农业现实。据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
时期图像名称牛耕法耕犁
初唐陕西三原季寿墓壁画牛耕图二牛抬杠直辕犁
盛唐敦煌23窟牛耕图一牛牵引直辕犁
敦煌445窟牛耕图二牛抬杠曲辕犁
晚唐安西榆林窟25号牛耕图二牛抬杠直辕犁

A.曲辕犁普及于盛唐
B.西北农耕技术领先全国
C.唐朝犁耕形式多样
D.晚唐铁犁牛耕推广缓慢
2019-04-09更新 | 659次组卷 | 20卷引用:专题02 古代中国的经济——2019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内容备注
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A.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2019-03-26更新 | 91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4年高中历史专题限时集训: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4 . 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节气不等人,春曰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
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
B.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
C.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
2019-03-18更新 | 799次组卷 | 24卷引用:专题02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备战2020年高考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短缺的土地资源和庞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就了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尽管人口众多,劳动力仍然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关键的要素,其要素回报率甚至长期高于土地。该生产模式反映了
A.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
B.传统农业的经营方式
C.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
D.人多地少的客观现实
2019-03-15更新 | 976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0届高三历史4-5月模拟试题汇编-09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雇工“无资充佃而佣力自活”,“计岁而受直者曰长工,计时而受直者曰短工,计日而受直者曰忙工”。雇工与田主没有主仆卑幼名分,只单纯出卖劳动力。这一现象表明
A.农村中雇佣关系普遍存在
B.农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
C.南方农业比北方更具优势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2019-02-27更新 | 3111次组卷 | 31卷引用:2020届高三历史3-4月模拟试题汇编-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日前出土的东汉时期十三幅牛耕图画像石具体分布地区如下,据此可推知当时
出土省份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王德元墓、西安碑林、陕北
山西平陆枣园
山东滕县宏道院、滕县黄家岭、邹城市面粉厂
内蒙古和林格尔(2幅)
江苏泗县重岗、雎宁双沟镇

A.精耕细作技术进一步发展
B.牛耕使用遍及大江南北
C.北方的农业生产高于南方
D.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8 . 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中指出“(汉代)赵过始为牛耕”。但是192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牛尊,牛鼻上有环,这被认为是牛耕出现的证据。这说明
A.牛耕技术始于战国时代
B.文献记载须经考古发掘佐证
C.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
D.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2019-02-22更新 | 427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0届高考二轮复习 第三次统练(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书・食货志》中记载了魏国李悝的一段话:“地方百里,提封九万顷,除山泽居邑叁分去一,为田六百万亩,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不勤则损亦如之。”李悝主张
A.恢复西周的土地国有制度
B.抑制新兴地主阶级土地兼并
C.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D.精耕细作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2019-01-30更新 | 3108次组卷 | 49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难点01史料与考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