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汉时期的画像石雕刻主要采用錾凿法勾勒出人物、动物,形象稚拙,画面层次少,刻痕较深,线条较粗,不够流畅。东汉时期,画像石雕刻线条流畅,刻痕较浅,用线注重人物内在结构表达,动物及各种背景图案刻画也恰如其分,浑然一体。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冶铁技术的提高
B.绘画艺术的进步
C.佛教文化的影响
D.思想观念的变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关于秦汉时期部分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该时期
A.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B.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C.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
2018-07-07更新 | 311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届高三历史3-4月模拟试题汇编-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
3 . 下面的郡县增置表可以反映出

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区的郡县增置

时期郡县数西汉西晋唐前期
苏南浙江会稽郡北部31县5郡57县苏州等13州74县
江西豫章郡18县6郡58县洪州等7州34县
福建会稽郡南部1县建安、晋安2郡14县福州等5州28县

A.江南地区不断得到开发
B.江西受隋末战乱影响最大
C.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南方
D.福建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4 . 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2018-06-09更新 | 10771次组卷 | 98卷引用:2018年高考题及模拟题汇编 专题6古代中国经济结构(教师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诗经》云:“千耦其耘。”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上述现象变化主要得益于
A.土地私有制确立
B.铁犁牛耕的运用
C.赋税制的改革
D.重农抑商政策
2018-06-07更新 | 530次组卷 | 27卷引用: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重难点突破)-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中外历史纲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孟子梁惠王》说“深耕易耨”;《礼记月令》说(季夏之月)“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荀子王制》说“修堤渠,通沟浍……使民有所耘艾”。这反映出当时
A.铁犁牛耕得到推广
B.注重精耕细作
C.小农经济形成
D.国君重视农业生产
8 . 铁犁牛耕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埃及公元前4000年左右,开罗附近的墓地中发现残余铁砂;约公元前26世纪,在金字塔内挖出铁制镰刀
赫梯公元前1400年左右,赫梯人大规模使用铁器
古希腊在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之末,铁制工具普遍使用,农业中装有铁铧的重犁施展威力,希腊多山而贫瘠的土地因之成片地得以开垦与深耕,粮食生产也有较大程度地增长
中国公元前6世纪首度出现铁的使用。从此,木制的耒耜逐渐被铁器所取代,出现了用牛牵引铁犁的耕作方法,农作的效率空前提高。1403年,铁产量达到16万吨
英国1858年铁造蒸汽轮船“大东方号”下水,总重量达19000吨,是19世纪集科学大成的运输工具
法国1889年巴黎地标300米高的埃菲尔铁塔全部用铁铸造完成;1960年欧洲共同体在敦刻尔克建造钢铁厂
美国1852年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发明电梯;1930年美国纽约克莱斯勒大厦落成,高319米,大厦的构造为石头、钢架、电镀金属,堪称装饰艺术之最

——据吴臻义、吴惠芳《世界文化》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8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进入春秋以后,郑国开垦了“蓬万藜藿”之地:晋国开垦了狐狸豺狼所居的“南鄙之田”;宋郑之间的“隙地”(可显而未垦之地),也在被压榨的奴隶的辛勤劳动下开垦出来。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牛耕和铁农具的使用B.土地国有制度的瓦解
C.春秋奴隶制发展成熟D.增加财政收入的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