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1 . 西汉时期,今辽宁、甘肃、四川等省份以及更远的一些地方都有铲、锄、镰、铧等铁质农具,而且铁犁铧数量很多,但宽窄大小都不一。这一现象表明
A.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犁耕技术
B.政府政策推动了手工业发展
C.中原文明向偏远地区扩展
D.各地经济技术缺乏互动交流
2 . 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图一骨耜          图二铁犁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2019-08-24更新 | 564次组卷 | 17卷引用:【微专题】高考历史:史学理论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
出土省份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滕州、邹城
山西平陆枣园
内蒙古和林格尔
江苏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汉朝时牛耕的使用范围较广
D.汉朝时牛耕的使用范围已经遍及全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
A.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
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统治者“无为而治”
D.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
2019-07-02更新 | 1166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9年5月8日《每日一题》四轮复习—— 押高考历史第25题 中国传统文明的发展—秦汉至南北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代前期,漕粮主要以关东地区为主,“发漕山东粟四百万石入关”;唐中后期,随着曲辕犁的使用,“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江淮地区每年向北方运粮30万石左右。材料主要说明
A.关东地区经济发展呈现滞后性
B.重农政策在唐后期全面贯彻
C.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
D.先进农业工具对经济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故意杀死他人马牛的,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的,杖一百。耕牛伤病死亡的,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上述法律规定反映了明朝
A.政府严格控制经济活动
B.农耕经济出现衰退情况
C.农用动力没有实质变化
D.屠宰耕牛成为普遍现象
2019-06-13更新 | 109次组卷 | 19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解密04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春秋时期,土地耕作制度从休耕制开始向连种制过渡,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到战国时期连种割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井田制的瓦解
B.耕种技术的进步
C.劳动人口的增长
D.小农经济的形成
2019-06-01更新 | 534次组卷 | 16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2古代中国农耕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从铁农具出土的分布范围看,春秋早期仅在西北和河南西部的秦、虢等国发现,中晚期已遍布周、郑、秦、燕、齐、鲁、吴、越、楚等国,尤以南方出土为多。这说明此时期
A.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
B.兼并战争南移趋势明显
C.冶铸技术取得巨大进步
D.区域位置影响农业发展
2019-06-01更新 | 264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年高考(通用版)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卷: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在农业方面的成就突出。其主要表现是
A.高转筒车的发明
B.铁犁牛耕的出现
C.耦犁技术的普及
D.曲辕犁的推广
2019-05-22更新 | 17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9届高三高考真题训练——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根据张履祥《补农书》中所载资料,明朝末期江南地区农村家庭的投资结构如图所示:这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租佃关系日趋稳定
B.商品化程度越来越高
C.土地经营规模扩大
D.注重生产的精耕细作
2019-05-18更新 | 175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年9月8日《每日一题》2020一轮复习—每周一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