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战国时期,人们发明了轮作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土地实行休耕制;宋代以后,人们广泛采用梯田耕作法。这些做法
A.旨在减少土地水土流失状况B.扩大了土地开垦面积
C.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D.提高了土地利用强度
2020-11-26更新 | 311次组卷 | 5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山东专用)-解密02古代中国的经济(分层训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统计,从汉朝到清朝耕地总面积增长仅不到65%,人口总量却增长数倍,人均耕地面积从14亩减到2亩左右。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最恰当的是
A.重农抑商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B.土地兼并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严重不足
C.精耕细作的农业支撑了传统社会的发展D.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严重阻碍社会转型
2020-11-14更新 | 1513次组卷 | 24卷引用:第1课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202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选择性必修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观察下图可知,我国

A.开始进入铁器牛耕时代
B.游牧民族转向农业生产
C.南北土地制度差异较大
D.农耕技术取得重大进步
2020-10-21更新 | 298次组卷 | 8卷引用:2019年5月11日 《每日一题》四轮复习—— 押高考历史24—27题 命题分析及要点归纳
4 . 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由此可以推知
A.西南地区农业已实现精耕细作B.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
C.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秦律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的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所饲养的牛必须达到一定的繁殖率,完不成任务的要受处罚。这些规定
A.促使秦律形成了完整体系
B.推动了精耕细作的深化
C.推动了秦代冶金业的发展
D.说明铁犁牛耕技术普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元代王祯《农书》描述曲辕犁:“南方水田泥耕,其田高下阔狭不等,一犁一牛挽之,止回旋,惟人所便。”这说明曲辕犁
A.在元朝开始用于农业B.只适合南方水田
C.使传统耕作技术成熟D.变革了耕作方式
2020-09-21更新 | 60次组卷 | 5卷引用:【考点练】2022届高三历史大数据精选试题重组模拟卷(全国通用)-卷10宋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7 . 《荀子富国篇》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氾胜之书》倡导“教民种,负水浇稼”;农谚“小籽作物靠精耕,粗糙悬虚无收成”。这些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重视
A.精选良种B.精耕细作C.耕织结合D.兴修水利
8 . 东汉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上》记载:“用耦犁,二牛三人,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善者倍之。”据此可知,耦犁
A.开始于东汉时期B.提高了农业的产量
C.便于山地的开垦D.可以控制耕土深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     
A.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江西新干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
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2020-07-12更新 | 9457次组卷 | 125卷引用: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2020-07-09更新 | 10652次组卷 | 87卷引用: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历史分项汇编-专题02古代中国的经济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