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1 . 西汉时期,今辽宁、甘肃、四川等省份以及更远的一些地方都有铲、锄、镰、铧等铁质农具,而且铁犁铧数量很多,但宽窄大小都不一。这一现象表明
A.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犁耕技术
B.政府政策推动了手工业发展
C.中原文明向偏远地区扩展
D.各地经济技术缺乏互动交流
2 . 下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作为史料,可以佐证当时
A.农民在井田上集体劳作
B.农业生产使用铁制工具
C.铁犁牛耕在全国逐渐普及
D.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2019-09-19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练)-《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
3 . 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图一骨耜          图二铁犁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2019-08-24更新 | 564次组卷 | 17卷引用:【微专题】高考历史:史学理论练习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铁犁牛耕是古代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下图中的耕作工具是

A.耦犁
B.翻车
C.耧车
D.曲辕犁
2019-08-18更新 | 93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3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练)-《2020年高考一轮复习讲练测》
5 . 据考古发现,在河南新郑战国中晚期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模具)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说明这一时期
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农具的使用已比较普遍
C.青铜农具已退出生产领域
D.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6 . 下面是中国古代早期农具对比表。该表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耕作方式时间(天)面积(担田)
锄耕11
木牛14
牛耕114
A.铁犁牛耕技术已推广到全国
B.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C.牛耕是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D.封建小农经济得以确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多幅,其分布如下:
出土省份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西安碑林、陕北
山东滕州、邹城
山西平陆枣园
内蒙古和林格尔
江苏泗洪重岗、睢宁双沟镇

从中可以得出的最恰当的结论是
A.汉代时陕西是全国经济中心
B.山东的农耕技术在汉代最先进
C.汉朝时牛耕的使用范围较广
D.汉朝时牛耕的使用范围已经遍及全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
A.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
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统治者“无为而治”
D.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
2019-07-02更新 | 1166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9年5月8日《每日一题》四轮复习—— 押高考历史第25题 中国传统文明的发展—秦汉至南北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代前期,漕粮主要以关东地区为主,“发漕山东粟四百万石入关”;唐中后期,随着曲辕犁的使用,“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江淮地区每年向北方运粮30万石左右。材料主要说明
A.关东地区经济发展呈现滞后性
B.重农政策在唐后期全面贯彻
C.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
D.先进农业工具对经济的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故意杀死他人马牛的,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的,杖一百。耕牛伤病死亡的,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上述法律规定反映了明朝
A.政府严格控制经济活动
B.农耕经济出现衰退情况
C.农用动力没有实质变化
D.屠宰耕牛成为普遍现象
2019-06-13更新 | 109次组卷 | 19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解密04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