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商周时期,农业生产工具大多为农民自制,然而到战国时期,农民的许多农具则需要通过商品交换才能获得。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因素是
A.诸侯国鼓励发展工商业B.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C.农具有了革命性的进步D.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古代中国耕作与灌溉工具的发展”示意图。标序号的内容中有一处时代对应错误,它是
A.①B.②C.③D.④
3 . 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的曲辕犁。曲辕犁是对以前直辕犁的改进,安装了犁评,省力、简便、轻巧,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一直为后世沿用。曲辕犁的出现(  )
A.促进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革B.体现精耕细作生产模式的发展
C.表明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D.利于播种和土壤肥力的保持
2020-05-07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复习点03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2023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主干知识+重难点综合性学案(通史版)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嬴蛤,不待贾而足,地埶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叔孙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耕犁,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后汉书·循吏传》

注:庐江郡,在今安徽省南部。

材料三   1958—1996年京津冀地区汉墓中出土铁制农具

时代

出土铁制农具种类

西汉(10)

锛(2)铧(1)锸(3)锄(2)犁铧(1)铲(2)镢(1)耙(1)镬(1)

东汉(5)

犁(2)镢(1)铲(3)


——整理自蒋赴美《京津冀地区汉代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考古学探讨》

说明:时代后数字为该朝代京津冀地区发掘出土铁制农具的墓葬数量。农具后数字是出土该种类农具的墓葬数量。

材料四   据统计,1955年至2009年我国出土汉代铁犁铧201件、V形铧冠25件、铁犁29件、犁壁3件。出土地域涉及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四川、山西、福建、江苏、内蒙、新疆等15省。其中出土数量较多的有山西襄汾出土汉代铧13件,山东枣庄出土V形铧冠15件,河南南阳瓦房庄汉代冶铁遗址出土西汉铁犁铧2件、东汉铁犁铧154件、东汉铁犁6件。

——摘编自包明明 章梅芳 李晓岑《铁犁牛耕对汉代农业深耕细作技术的影响探析》


根据以上材料,说明汉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020-04-28更新 | 217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练】2022届高三历史大数据精选试题重组模拟卷(全国通用)-卷04两汉魏晋社会经济发展
5 . 《易》言神农氏斫水为耜,揉木为耒。《国语》记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咀铸锄斤,试诸壤土。”《左传·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记载:“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今河南温县南)之麦。秋,叉取成周(今河南洛阳市东)之禾。”上述材料反映了
A.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B.土地私有制的形成
C.诸侯之间割据混战D.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
6 . 观察汉代画砖《犁耕图》。它反映的信息是
A.汉代精耕细作技术有了提高B.汉代耕犁便于调节耕作深度
C.汉代农业动力发生根本变化D.中国传统步犁技术基本定型
7 . 如图为汉、唐耕犁对比示意图。它反映了
A.劳动生产经验中总结出科学理论B.农用动力出现革命性的变化
C.农具的改进蕴含朴素的科学原理D.科技成就以实用性发明为主
8 . 西汉时期,江南地区无明确疫情记载,但长江以北地区却发生了11次之多。这表明
A.南方重视疫病的防治B.北方战乱不断灾害频仍
C.疫情与人口密度相关D.南方政治秩序相对稳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嘉峪关地区魏晋墓砖壁画,据此可知
A.曲辕犁逐渐传到河西走廊B.政治动荡导致丝绸之路完全阻塞
C.西北地区以农耕经济为主D.生产力的进步推动民族交流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统计,已发现属于东汉时期的铁犁和牛耕图有50多处,分布在豫、陕、冀、晋、鲁、皖、苏、辽、内蒙、甘、新、川、贵、粤、闽等15个省区。这说明
A.生产力水平普遍提高B.农作物产量大幅提高
C.东汉奠定了中国疆域D.中原是当时经济中心
2019-12-01更新 | 26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0届高三《新题速递·历史》12月第01期(考点01-07)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