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耒耜经》记载,这种犁安装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材料记载的耕作工具被称为
A.耦犁
B.耧车
C.曲辕犁
D.翻车
2 . 《汉书·食货志》引李悝语:“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不勤,则损亦如之。”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脆弱、封闭
D.自给自足
2019-06-1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表是我国从汉至隋江南稻作农业的相关记载。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史料出处
“今水潦移于江南,迫隆冬至,朕惧其饥寒不活。江南之地火耕水耨”《史记平准书》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汉书地理志》
“江西良田,旷废未久,火耕水耨,为功差易”《晋书地理志》
“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食鱼与稻,以渔猎为业”《隋书地理志》

A.农业生态破坏现象严重
B.江南农业耕作方式粗放
C.经济重心呈现南移趋势
D.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4 . 《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重农”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
C.“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不误农时”的思想
2019-05-10更新 | 101次组卷 | 1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中国古代农耕方式演变趋势正确的是
A.石器锄耕一铁犁牛耕一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一刀耕火种一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一刀耕火种一石器锄耕
D.刀耕火种一石器锄耕一铁犁牛耕
2019-05-07更新 | 151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揭阳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
A.铁器使用
B.筒车的使用
C.牛耕的使用
D.水排的使用
8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下列经济现象最早出现于这一时期的是
A.铁犁牛耕/草市/私营纺织作坊
B.男耕女织/盐铁官营/棉纺织业
C.铁质农具/小农经济/重农抑商
D.精耕细作/重农抑商/丝绸外贸
9 . 西汉时期,仅在使用的铁犁中,就有铁口犁锌、尖锋双翼犁铧、舌状梯形犁铧,还有大型的犁铧。这主要反映出
A.精耕细作的经济特点
B.重农抑商的政策导向
C.农业技术革命性进步
D.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10 . 《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用铁农具耕种土地。但据考古发现,在长江流域春秋晚期吴国墓葬中发现的农具和手工业工具,均为青铜制造。在中原地区洛阳王城、郑州碧沙岗和山西侯马等地春秋中晚期以至战国之际的遗址中,还普遍存在石、骨、蚌器的生产工具。由此可见春秋时期
A.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中原地区
B.铁制工具仍然没有普遍使用
C.中原地区的战乱严重影响了该地经济发展
D.中国经济重心仍在关中平原
2019-04-11更新 | 459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8月)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