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民间有许多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如“节气不等人,春曰胜黄金”、“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过了芒种,不可强种”等。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农耕文明
A.以天人感应理论为基础
B.注重协调南北方社会生产节奏
C.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D.是统治者重视发展科技的结果
2019-03-18更新 | 799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东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雇工“无资充佃而佣力自活”,“计岁而受直者曰长工,计时而受直者曰短工,计日而受直者曰忙工”。雇工与田主没有主仆卑幼名分,只单纯出卖劳动力。这一现象表明
A.农村中雇佣关系普遍存在
B.农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
C.南方农业比北方更具优势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
2019-02-27更新 | 3111次组卷 | 3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外国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是江苏徐州出土的东汉画像石。画面中心为一农夫,驱赶二牛力耕,上部一年轻妇人举锄耘田,左上角还有一头小牛犊在戏耍。图文信息说明的是

A.牛耕技术普及全国
B.男耕女织的生产状态
C.曲辕犁进一步完善
D.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2019-02-22更新 | 470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中学2021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中指出“(汉代)赵过始为牛耕”。但是192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牛尊,牛鼻上有环,这被认为是牛耕出现的证据。这说明
A.牛耕技术始于战国时代
B.文献记载须经考古发掘佐证
C.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
D.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2019-02-22更新 | 427次组卷 | 17卷引用:【校级联考】广东省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东厦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春秋战国农耕时说:“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六畜皆在其中矣。”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自然经济正式形成
B.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
C.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农业动力和工具革新
2019-02-14更新 | 796次组卷 | 28卷引用: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2019-01-30更新 | 3107次组卷 | 49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铁犁牛耕的出现B.耕犁技术的成熟
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
2019-01-30更新 | 182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䦆、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2019-01-30更新 | 4979次组卷 | 93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段考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春秋战国时期,导致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礼乐征伐自诸侯和大夫出”B.“废井田,开阡陌”
C.“相地而衰征”、“履亩而税”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10 . 战国秦汉铁器制造渐成大业,是获利丰厚的行业之一同样获利丰厚的还有一些经营畜牧业的大商家。能够说明这一变化的是
A.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流
B.手工业发展推动商业繁荣
C.重农抑商政策尚未执行
D.耕作方法出现革命性变化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