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为汉代画像石的牛耕图(画面左侧刻一神兽吃草,一人卧于兽背,接下来刻一牛一马拉犁,一人扶犁,前有一牵牛马者,后有一人荷锄、一手执锤)。此图反映了当时(     
A.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B.耕犁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
C.精耕细作的农业开始产生D.铁犁牛耕已经得到了应用
2 . 下图是一组甘肃河西地区魏晋古墓的壁画。这组作品反映出当时河西地区(  )

采桑图   耕种图      牧羊图
A.丝织业领先于全国B.社会生产多元并存
C.家庭经济农牧互补D.小农经济占据主导
3 . 元代王祯《农书》“南方水田泥耕,其田高下阔狭不等,一犁一牛挽之,止回旋,惟人所便。”材料中的生产工具最早出现于
A.西周B.春秋战国C.唐代D.宋代
2022-02-1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世界上多数的早期文明区域,不但天文历法、数学等相关学科获得了较早、较快的发展,而且大都发明了灌溉工具、修建、疏、维护水利工程也往往被当作地区发展的大事。上述现象集中反映了
A.天文历法的历史悠久B.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的不可或缺D.农耕文明的发展要求
2021-12-10更新 | 455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选修)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是山东滕县出土的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该图反映了
A.一牛挽犁技术逐渐兴起B.耦犁出现推动山地的开垦
C.二牛抬扛技术仍在应用D.新式农具大量出现
6 . 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农业生产自开荒到收获,都有相应的一套铁农具。开荒时砍伐林木,有斧;垦地掘土,有锸、耒、镢;中耕除草,有锄、铲、耙;收获则有镰。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铁犁牛耕技术已经相当成熟B.南方的冶铁水平领先于北方
C.家庭成为农业生产基本单位D.楚国已掌握先进的农耕技术
2021-07-01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反映了汉代农业生产的部分情况。据表中信息推断合理的是,汉代
A.犁耕技术不断提高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出现
C.铁制生产工具推广D.铁犁牛耕普及全国
2021-06-2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仪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汉代画像石题材丰富,多为表现人们生活的画面,其中,牛耕图在农业生产活动画面中占有较大比例,目前出土的汉代牛耕图画像石,共有十三幅,其中包括两幅壁画(见下表)。这说明此时
出土省份牛耕图画像石出土地点
陕西米脂、绥德(2)西安、陕北
山东腾县(2)邹城
山西平陆
内蒙古和林格尔(2幅壁画)
江苏泗洪、睢宁
A.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趋于成熟
B.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逐渐推广
C.各地经济的发展程度基本持平
D.牛耕的推广促使经济重心南移
20-21高二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代的铁农具在我国东北、西北均有大量出土,陕西还有成批成组的铁农具出土,其种类有耕具、起土器、中耕器和收割器等,式样多,规格统一。这反映了汉代
A.官营手工业以生产农具为主B.农具生产趋于标准化系列化
C.铁犁牛耕技术开始普遍推广D.北方冶铁技术处于领先地位
2021-04-06更新 | 183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