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下列各项对南北朝时期农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的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 . 战国初年李悝为魏相,颁行“尽地力”的教令,指出治田勤谨还是不勤谨,每亩将增产或减产三斗,在方圆百里可垦田600亩的范围内,粮食总产的增减幅度为20%。荀子也认为,如好好种田,可以亩产“数盆”,等于一年收获两次,潜力很大。这表明中国古代农业生产重视
A.扩大耕地面积B.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增加从业人口D.总结精耕细作经验
3 . 下列出现于隋唐时期的是
A.B.
C.D.
2021-06-17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北朝时贾思勰著农书《齐民要术》,对于锄草他认为:“锄不厌数,周而复始,勿以无草而暂停。…多锄则饶子,不锄则无实,五谷蔬菜瓜果之属,皆如此也。”,这反映了当时的农业生产( )
A.分工细致B.是北方的主要经济形式
C.注重精耕细作D.收成完全取决于人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文字所描述的经济现象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神宗实录》                 
②“宗庙之(指牛)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③“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陆游《杂赋》
④“匠人营国,方九里,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周礼.考工记》
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但这一时期耕垦速度和质量大为提高,多种手工业取得较大发展,市场商品种类增多,金属货币大量使用。这一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战国时期
A.变法促进了社会秩序稳定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百家争鸣提供了治国理论D.重农抑商政策确定
7 . 下表反映的是两汉到清中叶中国人均耕地(市亩)和亩产量(市斤)的变化情况。表中亩产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西汉清中叶
人均耕地9.677.965.53.3
亩产量110125183296

A.农业生产工具的持续创新
B.农业高产作物的大批引进
C.精耕细作生产的不断完善
D.土地开垦量的大幅度增长
8 . 《氾胜之书》提出“种禾无期,因地为时”;《齐民要术》则提出播种施肥要讲“时宜”;《农书•六种之宜》说“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叙,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该材料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A.注重经验总结
B.重视“因时制宜”
C.强调精耕细作
D.生产力水平低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
A.是西汉的播种工具耧车
B.属于唐朝的水力灌溉工具
C.在东汉时期广泛使用
D.表明我国犁耕已相当完善
10 . 战国初年李悝为魏相,颁行“尽地力”的教令,指出治田勤谨与否会直接影响粮食的产量。荀子也认为,如好好种田,可以亩产“数盆”,等于一年收获两次。这两则材料都表明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重视(       )
A.扩大耕地面积B.一年多熟制
C.增加从业人口D.精耕细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