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农耕文明曾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汉代以后,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B.广种薄收C.铁犁牛耕D.精耕细作
2022-07-0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理科)
2 .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从原始向精耕细作发展。这种发展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变化B.新生产关系的形成
C.土地制度的演变D.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是甘肃出土的犁地画像砖。据此判断,该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西周北方农业的进步B.西汉中原农耕经济的繁荣
C.东汉江南地区的开发D.魏晋河西走廊农耕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研究者发现,汉代耦犁中的铁铧最初由生铁铸造,比较笨重,耦犁需用两头牛才能拉动。随着钢刃熟铁铁铧的出现和使用,一牛挽犁的耕作方式逐渐推广。这表明
A.土地私有制促进生产发展B.技术进步推动耕作方式革新
C.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D.重农政策有助于农业的发展
2021-07-29更新 | 451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西玉林市普通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表反映当时

秦汉时期出土的四种铁农具比例
A.小农经济形成B.铁器广泛应用
C.注重精耕细作D.社会分工明确
2021-07-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理)试题
6 . 魏晋时期,由于畜力拉耙的出现,土壤耕翻后反复耙耢,再加上播种后的挞、辗、锄等一些耕作措施,使得土壤保墒、蓄墒的能力和持久性大大加强了。这反映出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精耕细作B.自给自足C.男耕女织D.因时制宜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青铜工具而广泛使用,传统的精耕细作技术已初步形成。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在土地制度方面,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在战国末期已经逐渐形成。春秋战国时期,粮食作物最主要的有:粟、黍、稻、麦、梁、菽、麻等。农作物产量有了提高。

——摘编自李玉梅《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

材料二   明朝,番薯、玉米、棉花等美洲高产作物由国外陆续传入,尤其是棉花,已在全国普遍载种。万历年间,耕地总面积超过七百万顷,为明神宗万历年间开始的人口稳步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在南宋时流行的俗谚“苏常熟,天下足”,晚明时期已转变为“湖广热,天下足”。晚明以后,湖广的米开始被长途运送至江浙、闽广等地区贩售,使当地农民开始改种经济作物。商业性农业的发展及随之出现的长途交通,都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摘编自复旦大学《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材料三   伊感可教授发现:中国在16-19世纪的经济存在“高度平衡陷阱”,即指由于农业剩余的减少以及人均收入和人均需求的下降,劳动力越来越廉价,而资源和资本越来越昂贵。因此,随着农耕和运输技术的日趋完善难以作出细小的改进,农民和商人的合理策略取向不是去发明省力的机器,而是经济地使用资源与固定资本。一旦出现任何短缺时,基于廉价运输的商业灵活性是比发明机器更迅速、更可靠的补教办法。巨大而静态的市场,无法在生产体系中创造出有可能促进创造力的瓶颈。正是这种传统经济的发展使有利可图的发明变得越来越困难。

——据杜君立《现代化的历程》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农业经济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简析中国古代不能实现转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
2021-07-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指出,在中国古代所有的生产工具里,农具的数量一直占据首位,在农具中又以整地农具居多。下列使我国的整地农具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并且开始定型化的标志是(     )
A.铁犁冠B.二牛一人耕作方式C.耧车D.曲辕犁
2021-06-2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离开土地的“游民”逐渐增多,独立的工商业者游走各地,游土凭借智慧谋略活跃于各国的社会舞台,游侠靠勇武为人排忧解难。这类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出现了大变革B.诸侯争霸破坏农业生产
C.思想多元格局开始形成D.新的生产方式得到普及
2021-05-08更新 | 781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全国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制农具数量对比情况(单位:件)。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时间公元前5世纪前公元前3世纪前秦汉时期
数量969761513

A.铁制农具广泛使用B.农业生产不断进步
C.小农经济逐步扩大D.社会局势逐渐稳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