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秦律规定,农民借用官府的铁农具,因为时间太长而破旧不堪、发生损坏的,若用文书上报损耗,可以不让借用者赔偿;同时还规定:各县、都官在七月处理的已经无法修理的官有器物,器物上有标识的需加以磨除,铜器和铁器要上缴作为金属原料。这些规定反映出当时
A.农民受到政府沉重的剥削B.盐铁专营政策得到落实
C.经济立法助推了铁器推广D.政府注重加强铁器管理
2021-10-19更新 | 105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等80所名校2022届高三10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河西走廊地区有许多魏晋十六国墓葬,墓中壁画遗存有诸多“牛耕”图像(图2,图3)。图像艺术表达方式夸张,体现了西域风格与中原文化的进一步融合。据此可知,当时
   
A.农业生产技术向西北地区拓展B.中原人口大量迁往边疆地区
C.中原和西域经济交流条件成熟D.农牧互助缓解了人地间矛盾
3 . 战国时期秦国法律规定,农民没有铁器进行耕作,可向政府借用,借用的铁农具受到损坏,也不必赔偿,只需书写材料说明即可。据此可知,秦国
A.废除了严刑峻法B.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冶铁业由官府垄断D.铁农具已广泛用于农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哈佛中国史》载:“唐后期,中国南方的地主们将水稻种子浸泡在煮沸的动物骨头的溶液里,有时还混入蚕沙或羊粪,以保护其不受虫子和疫病的侵害,然后将谷粒种人特殊的苗床,苗床经过反复的深耕以使土地松散。”这一做法反映了唐朝
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南方普遍种植水稻
C.农业生产走向商品化D.开始使用除虫技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图是河南南阳出土的汉代斗牛画像砖,画中斗牛士拿着器械斗牛。古人认为被牛踩踏过的庄稼幼苗更耐倒伏,并可以比其他田块获得更好的收成,由此发展出了斗牛活动。据此可知
A.劳动实践是民俗文化发展的源泉B.中原民间盛行尚武之风
C.铁犁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斗牛活动D.文人画创作蕴含农本观
2021-05-21更新 | 339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周朝晚期,种田人经常把铁片安装在他们的犁上使之更加锋利;到汉朝时期,农民用上了真正的铁犁,他们的镐、锄、镰和铲等农具也都换成了铁制的。这一变化
A.有利于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B.有利于农业商品化进程
C.体现政府重视手工业的发展D.预示着铁器时代的来临
2021-05-17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了铁农具,西汉发明了耧车,隋唐发明了曲辕犁,北宋时出现了犁铧和踏犁。这些农业生产工具的发明
A.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B.说明中国原始农业比较发达
C.表明牛耕技术已达到完善阶段
D.推动农业发展成为独立体系
8 .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离开土地的“游民”逐渐增多,独立的工商业者游走各地,游土凭借智慧谋略活跃于各国的社会舞台,游侠靠勇武为人排忧解难。这类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出现了大变革B.诸侯争霸破坏农业生产
C.思想多元格局开始形成D.新的生产方式得到普及
2021-05-08更新 | 781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学者赵冈认为,中国的复种指数从公元1世纪汉朝的0.6(即休耕的土地平均占总耕地面积的40%)上升到8世纪唐朝的0.8,到宋朝时达到了1.0(平均而言已经没有休耕地了)。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曲辕犁的发明使用推广B.高效灵活的一人挽犁代替二牛抬杠
C.南方普及了稻麦复种制D.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的引入
2021-05-0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敦煌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留存于世的壁画是洞窟内的灵魂。壁画所展现的内容丰富动人,栩栩如生,如图为其中的一幅农民耕作的场景。据如图可知
A.农民使用的农具为两牛牵引的耦犁
B.古代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
C.农民根据实际需要来控制耕土的深浅
D.农业耕作技术实现了革命性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