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西周时期的封君不仅可以世袭土地和人民,且在其封地内享有相对的政治、经济、军事.特权,然而战国时期的封君绝大多数不得世袭封土及人民,只享有衣食租赋之权。造成这一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A.中央集权的加强B.诸侯争霸的剧烈C.等级制度的瓦解D.铁犁牛耕的推广
2021-09-0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2022届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春秋早期,各诸侯国境内多有荒草杂木之地,到战国中期有的已是“无长木”“无雉兔鲋鱼”的农业生产区。这一变化表明
A.铁犁牛耕得到普及B.人居环境已急剧恶化
C.土地兼并日益加剧D.生产力水平得到发展
3 . 春秋以前,采取井田制和“千耦其耘”“十千维耦”的奴隶集体耕作方式。进入春秋后,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小生产开始成为可能。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农民的辛勤劳作B.生产工具的革新
C.各诸侯国的变法D.土地经营权转移
2021-07-0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周朝晚期,种田人经常把铁片安装在他们的犁上使之更加锋利;到汉朝时期,农民用上了真正的铁犁,他们的镐、锄、镰和铲等农具也都换成了铁制的。这一变化
A.有利于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B.有利于农业商品化进程
C.体现政府重视手工业的发展D.预示着铁器时代的来临
2021-05-17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元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学者赵冈认为,中国的复种指数从公元1世纪汉朝的0.6(即休耕的土地平均占总耕地面积的40%)上升到8世纪唐朝的0.8,到宋朝时达到了1.0(平均而言已经没有休耕地了)。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曲辕犁的发明使用推广B.高效灵活的一人挽犁代替二牛抬杠
C.南方普及了稻麦复种制D.玉米、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的引入
2021-05-0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敦煌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留存于世的壁画是洞窟内的灵魂。壁画所展现的内容丰富动人,栩栩如生,如图为其中的一幅农民耕作的场景。据如图可知
A.农民使用的农具为两牛牵引的耦犁
B.古代农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
C.农民根据实际需要来控制耕土的深浅
D.农业耕作技术实现了革命性的发展
7 . 商周时期,锸、䦆类农具开沟起土较慢,农田垄与沟的宽度比约为1:2,沟宽垄窄;战国晚期,垄、沟宽度之比变为1:1;沟、垄宽度基本一致。这一变化表明战国晚期
A.生产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B.集体劳作方式不断得到强化
C.人地矛盾推动经济结构调整D.技术革新带动种植面积扩大
2021-05-05更新 | 1742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终极猜题卷(新高考版湖南地区专用)
8 . 据资料记载,中国古代犁耕从汉代的二牛三人、二牛一人到唐宋时期已基本上是一牛一人,而且耕犁也由长直辕或曲辕变化为短辕。此变化
A.满足了大田耕作的需要B.说明耕牛数量的大幅减少
C.反映出农业耕作技术进步D.限制了土地的精耕细作
2021-05-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