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利、灌溉、施肥、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如图为某同学收集的史料,这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政府比较重视耕作技术的推广B.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
C.封建小农经济具有一定封闭性D.水利工程对农业意义重大
2 . 如图为某同学收集的史料,这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水利工程对农业意义重大B.封建小农经济具有一定封闭性
C.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D.政府比较重视耕作技术的推广

3 . 中国古代曾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内容备注
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筒车、曲辕犁
宋元踏犁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桑辑要》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农政全书》

材料二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等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特点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方面超越前代乃至世界的地方。

2018-08-03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西县河婆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曾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明清以来,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中国却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时期内容备注
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
都江堰、郑国渠
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
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
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魏晋南北朝翻车
《齐民要术》
隋唐筒车、曲辕犁
宋元踏犁由人力操作,弥补耕牛的不足
《农桑辑要》元朝政府研发的农业指导用书
《十二气历》
明清《农政全书》

(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特点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   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等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方面超越前代乃至世界的地方。
材料三   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的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论明清的金融机构》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中国的金融创新为什么“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2018-06-02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十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期末综合模拟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记•匈奴列传》:“元鼎(汉武帝年号)四年,汉度河(度河:指今宁夏和内蒙古境内南北走向的黄河段)自朔方(今内蒙古杭锦旗北)以西至令居(今甘肃永登县),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史记•平准书》:“元鼎六年,数万人度河,筑令居,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侯仁之教授在乌兰布沙漠北部黄河西岸,发现了三座汉代古城遗址:三封,窳浑、临戎(均属朔方郡)和分布甚广的汉墓群,推定这里是汉代的一个农垦区,当时的渠道已被流沙淹没。

——据邹逸麟《我国水资源变迁的历史回顾》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政府在黄河上游地区的主要活动?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西汉政府在黄河上游地区活动的影响。

(3)研究西汉时期黄河上游自然环境的变化,收集一手史料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2018-02-1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年级必修二第一单元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同步测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