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利、灌溉、施肥、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蜀郡在秦国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是秦国的天下粮仓和大后方,蜀地的粮食、竹简,还有木材、药材,名满天下。从蜀郡顺着长江而下可以直接攻打楚国。《华阳国志》记载“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能知天文地理。”李冰经过长期的考察和实地询问,“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在岷江出山口的弯道建造一座分水堤,把岷江分成了两条江,一条叫内江,直接通向成都平原,主要用于航运和灌溉,还有就是人畜的生活用水;另外一条叫外江,通往长江,主要用于泄洪和排沙。都江堰巧妙地运用了弯道环流原理,能够自动分流、自动排沙,自动调节水流量。对此,汉代文献《风俗通》,里记载:“秦昭王听田贵之议,以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造兴,溉田万顷以上,始皇得其利,以并天下,立其祠也。”

     ——摘编自王启涛《李冰和都江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冰能够修成都江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都江堰修建的历史意义。
2 . 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治河。经过十万余人(次)的辛勤劳动,终于疏通了黄河,修建了千余里的黄河大堤。黄河下游几十个县经常被淹的土地变成了良田,而且在以后的八百多年里,黄河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改道。由此可见
A.汉政府竭力维护小农利益B.汉代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
C.王景因治黄有功受到重用D.东汉时黄河治理成效卓著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时期,重视维修和治理郑国渠、白渠、成国渠,从而大大提高了原有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中唐以后,北方战乱,水利建设停滞,进而衰退。而南方水利却得到发展。当时所用灌溉工具、水利基本建设,形成沟渠路系统,基本上达到了水旱无忧,发明并使用了筒车。唐朝中央工部下设有水部郎中和员外郎,“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还设有都水监。唐朝制定《水部式》,规定关于河渠、灌溉、舟楫、桥梁以及水运等法令;《唐律》中对水利也有明文规定。

——改编自微博《唐代水文建设治理》

材料二   唐代水利工程建设统计表

道名关内、京畿河东河北河南、
都畿
淮南山南东、山南西江南东、江南西剑南、岭南
其他合计
前期22.515574371.541212207
后期243312112710111182
不明1216515
合计47.5206170198.5147322407

——根据微博《唐代水文建设治理》整理


(1)根据材料归纳唐代水利建设的特点。
(2)根据材料指出唐朝前后期水利建设的显著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021-10-08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中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自东晋起,今湖北沿江各地堤防不断创筑和延展,相应的规章制度渐趋完善。下图呈现了清代中期湖北分段派工修筑江堤的情形,这表明

湖北抢修长江、汉江堤工图(局部)
A.长江水患已被根治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测绘技术世界领先D.水利修防管理优化
2021-10-07更新 | 3849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1年湖北省高考真题历史试题
5 . 春秋时期,休耕制仍是主要的耕作制度,土地耕作按2年或3年轮种1次。到了战国时期,在同一块土地上,多年耕作、年年耕作的做法大面积推广开来,粮食产量成倍增长。这一变化说明
A.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形成B.农民劳动负担加重
C.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D.缓解了人地矛盾的形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代前期,除了前代已有的桔槔、辘轳、翻车还在使用外,劳动人民又创造了连筒、桶车、筒车和水轮等新工具。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A.农业得到恢复发展B.政府重视农田灌溉
C.灌溉工具广泛应用D.手工业的进步明显
7 . 麦子原产于中东地区,据文献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麦类作物已由黄河中下游地区向淮河以南、长江流域推广。《晋书》多次记农“无麦禾,天下大饥”。由此可知
A.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B.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融
C.种植技术已推广至各地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021-06-02更新 | 431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8 . 下图为汉代石刻水塘水田模型及根据模型绘制的草图。这反映出汉代
A.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性B.集体协作的方式较为普遍
C.水稻种植得到进一步推广D.农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前111年,左内史奏请“穿凿六辅渠,以益溉郑国(渠)旁高卬之田汉武帝认为“左、右 内史地,名山川原甚众,细民未知其利,故为沟渎,畜陂泽,所以备旱也”,他大力支持上述建议 并将其付诸实施。汉代统治者这样做旨在
A.发展社会经济以增加政府收入B.兴修水利以增强抗灾能力
C.鼓励百姓开发山川以扩大耕地面积D.增强政府实力以解决边患问题
10 . 在唐代以前,南方一直处于"水耕火耨"的粗放经营阶段,即以火烧草,不用牛耕;直播水稻,不用插秧,不追施肥料;以水淹草,不用中耕进行田间管理。到隋唐时,随着水田农具的完备,水稻移植技术、中耕技术的应用,每亩稻田人工总投入量显著增加。这一变化
A.推动了耕作方式的定型B.利于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C.反映了政府对农业的重视D.增加了国家的生产性投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