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利、灌溉、施肥、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 道试题
1 .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芍陂
2021-04-20更新 | 129次组卷 | 55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华侨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A.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注重节气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C.中国古代农业尊重自然规律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2021-04-12更新 | 701次组卷 | 104卷引用:2014-2015学年海南文昌中学高一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3 . 先秦文献中,常有“粪土”和“粪”的记载。如《荀子·富国》说:“多粪肥田”;《韩非子·解老》说:“积力于田畴,必且粪灌”。这表明当时人们已知道
A.轮作技术B.除草技术C.垄作技术D.施肥技术
2021-01-03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19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图是出土于甘肃嘉峪关墓葬的3世纪壁画描绘了耕地、播种、 耙地的劳动情景。   据此可知当时
A.牛耕技术普遍推广B.曲辕犁进一步完善
C.男耕女织的生产状况D.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郑国渠引泾水东注洛水,不仅解决了关中地区的干旱问题,而且改良了土壤。这表明
A.西周时期小农经济已经出现B.春秋战国时期水利工程发展
C.郑国的水利灌溉发展较好D.农业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某《竹枝词》云:“脚痛腰酸晓夜忙,田头车戽响浪浪。高田车进低田出,只愿高洼不做荒。”这首词描写的灌溉工具是
A.耧车B.翻车C.筒车D.风力水车
2020-10-23更新 | 261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6年海南省高中基础会考历史试题
7 . “……作三石人以镇湔江,五石犀以厌水怪。凿离堆山以避沫水之害,穿三十六江灌溉川西南数十州县稻田,自禹治水之后,因其旧迹而疏广之。”这个水利工程是
A.郑国渠B.都江堰C.坎儿井D.灵渠
8 . 据《新唐书·地理志》等记载,隋唐五代时期全国各地共兴建各类水利工程近300处,远远超过自春秋至南北朝时期历代水利工程数量的总和。这反映了
A.农业经济发展B.经济重心南移C.土地制度改变D.资本主义萌芽
10 .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材料中的“它”是指
A.大运河
B.郑国渠
C.都江堰
D.筒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