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水利、灌溉、施肥、育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 . 中国远古先民使用杵臼舂捣的方式给谷物脱壳,后又利用杠杆原理改手臼为脚踏,即为脚碓,晋代连机碓(见如图)可以“水轮翻转无朝暮,舂杵起落有后先。”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精耕细作程度的提高B.革新动力以提高效率
C.灌溉技术的不断突破D.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
2021-11-18更新 | 308次组卷 | 19卷引用: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2024届高三1月份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宋李处权《土贵要予赋水轮》诗:“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桶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这种“水轮”的使用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4 . 如图为某同学收集的史料,这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水利工程对农业意义重大B.封建小农经济具有一定封闭性
C.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展D.政府比较重视耕作技术的推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占城稻自宋初引进后,至宋代中叶各地培植出许多新品种,生长期由原先的150天左右(清明时节插秧要到9月上、中旬才成熟),缩短为80至120天。占城稻新品种的出现
A.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B.得益于铁犁牛耕技术的进步
C.推动了“不抑兼并”政策的出台D.使经济重心完全南移至南方
6 . 西汉时期的《氾胜之书》记载:“春,地气通,可耕坚硬强地黑垆土,辄平摩其块以生草;草生,复耕之;天有小雨,复耕和之,勿令有块,以待时。”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西汉
A.耦犁得到推广B.开始使用铁犁牛耕C.农业精耕细作D.普遍使用曲辕犁
7 . 有学者认为,在东汉时期,我国已经开始稻田养鱼。唐代创造了养鱼开荒种稻的方法。广东西部山区的人们利用草鱼食草的习性,在新开垦荒地(有水)上放养草鱼,使荒地变成熟地。这一生产模式
A.目的在于提高粮食产量B.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C.有效提高土地肥沃程度D.说明了经济重心已南移
2019-11-19更新 | 448次组卷 | 8卷引用:安徽省怀宁县高河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王祯在《农书》中认为农业生产的关键在于时宜、地宜,并详细地论述了开垦、土壤、耕种、施肥、水利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业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措施。据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生产
A.分工日益细化
B.结构日趋合理
C.注重精耕细作
D.技术领先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吕氏春秋》说:“冬至后五旬七日昌生。昌者,百草之先生也,于是始耕。”《氾胜之书》说:“凡耕之本,在于趣时,和土、务粪泽、早锄早获。”材料反映了古代农业
A.注重农业时令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精耕细作D.重视历法指导
2019-04-03更新 | 635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实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