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间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汉代“今富者积土成山,列树成林,台榭连阁,集观增楼”,“逐驱歼罔置,掩捕魔彀,耽湎沈酒铺百川”,巨大的需求带来了高额的利润,“一文杯得铜杯十”,“纨素之贾倍缣(素娟)”。这种利润率的差别(     
A.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与来源B.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C.易导致民间投资结构畸形D.壮大了地方豪强的势力
2 . 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有相当部分都与庄园有关,包括农耕图、园圃图、采桑图、沤麻图、谷仓图、酿造图、果树图、网渔图、牧马图、牧羊图、牧牛图等。这反映出汉代庄园(     
A.生产自给自足B.组织管理严密
C.重视畜牧经济D.实行割据自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两汉时期,农村出现了一批个体手工业者,他们从事与编户齐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手工业生产,如制陶、酿造、生产简单农具等,产品在乡间贩卖。这一状况
A.反映出农民对农业生产的重视B.进一步丰富农村商品市场
C.与国家的商业政策相违背D.减少了农民对社会的依赖
2022-05-26更新 | 3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代初年,政府对矿冶业实行“官置炉冶”“尽数解官”的政策,而明中明以后则“设广秤税”“给票贩运”“听其所卖”。这政策变化
A.促使官营手工业开始衰落B.刺激了民营矿冶生产的发展
C.加强了政府对矿户的管理D.适应了雇佣关系发展的需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后汉书·樊宏传》及《四民月令》等的记载,东汉的地主田庄从事农林牧副渔业、手工业及商业等多种经营,能够基本满足田庄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这与西汉前期单一经营农业有较大的差别。可见,汉代田庄经济
A.是生产力破坏的结果B.弱化了自然经济体系
C.催生了集体农耕方式D.影响了商品经济发展
2022-04-23更新 | 3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红一直是自然经济的代表。然而封建社会后期却出现了“其女红不事剪绣,勤于纺绩,虽六七十岁老妪亦然。贫家无棉花、竺麻者,或为人分纺分绩,日不肯暇。其女工(红)巧拙,视布之粗细为差”。这说明(     
A.纺织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B.家庭纺织业的商品性增强
C.明清之际社会分工逐渐增强D.妇女成为社会主要劳动者
7 . 东汉中后期,很多百姓追随良吏、贤士到乡间垦殖,追慕乡村的朴实之风兴起。随着村庄规模明显扩大,原仅在城市设置的廷掾、里正等官职也在农村基层治理体制中出现。这反映出
A.重农抑商导致城市经济的萧条B.田庄经济的迅速发展
C.长期战乱促使人口向乡村迁移D.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住坐匠是明代居住在京师附近当班服役的工匠,属内府各监局管辖,在当班时,由官府发给月粮、直米还有冬衣等补助,下表所示为明中叶以后北京住坐匠人数统计情况,该表反映出该时期
时期人数
永乐间27000
嘉靖十年25167
嘉靖四十年17178
隆庆元年15884
万历四十三年15139

A.匠籍制度的调整B.官营手工业渐趋衰败
C.民营手工业繁荣D.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两汉时期,它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央集权构成了威胁、但在国家和个体农民之间起着制衡两者利害冲突的作用,可以稳定地方,是社会的润滑剂和缓冲利。“它”指的是
A.诸侯封地B.地主田庄C.繁重徭役D.郡国并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末清初,在苏杭丝织业、广东佛山铸铁业、四川煮盐业等行业中,从业者大多可以与作坊主 “同坐共食”,并无主仆名分。由此可知,这些行业
A.人身依附关系松弛B.生产规模扩大
C.经营形式得到创新D.经济效益提升
2021-10-19更新 | 21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夏津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