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间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赢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这主要反映了
A.农业家庭式劳作B.农业庄园式劳作
C.手工业家庭式劳作D.手工业作坊式劳作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从明代天顺四年(1460)开始,朝廷不断下令额外增造丝织品,远远超出官营丝织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织染局不得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加工定货”。这一举措(     
A.是官营手工业内部生产关系调整的表现B.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弱化
C.刺激了中国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的繁荣D.促进了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江西景德镇产的清代“乾隆珐琅彩西洋人物图双联瓶”,瓶身图案内容取材于希腊神话故事。此类外销瓷器是该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品种之一,在欧洲销量很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时期
A.欧洲人瓷器需求的高端趋向B.中国私营手工业的市场意识
C.欧洲商人对华贸易规模巨大D.中国对西方文化已深入了解
2021-09-14更新 | 317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是,到明末,民窑已达到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私营手工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C.官营手工业已经破产D.皇室贵族瓷器需求量日益减少
2021-06-12更新 | 206次组卷 | 40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人林之奇在《墨染丝》中写道:“缫丝自喜如霜白,输入官家吏嫌黑”,“墨丝归织家人衣,别买输官吏嗔迟”。此诗描写的是
A.官营丝织业垄断市场B.民营丝织技术落后
C.家庭手工业者的遭遇D.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元代的手工业工人被征调后,便终身服役。明朝初期实行改革,政府停止给休工时期的工匠发放“薪米盐蔬”,但是“听其营生勿拘”。这一变化
A.顺应了“一条鞭法”的需求B.降低了工匠的生活水平
C.促成了官营手工业的繁荣D.激发了社会生产的活力
7 . 东汉时期成书的《四民月令》记载了当时大地主田庄内的一年事务安排,田庄中一年四季都有农副产品的买卖,如“籴”“粜”(即粮食买卖),三月可买布,八月买“韦履”以备御寒,十一月买“白犬”用于祭祀等,田庄内部还有酿酒、冶铁甚至兵器制造等手工业生产。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逐渐松动B.商人地位逐渐提高
C.地方割据势力壮大D.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马克斯•韦伯在《世界经济史纲》中提道:清代施行“摊丁入亩”,此后大批民间手工艺精品问世,制瓷业在乾隆时更吸收西方景泰蓝制作技术,使景泰蓝工艺达于顶峰。这说明影响清代手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人丁编审制度的变革B.私营手工业生产关系变革
C.西方工艺的大量引入D.百姓的赋役负担彻底解除
9 . 《沈氏农书》(1640年前后编著)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C.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D.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2020-11-01更新 | 139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1届黑龙江省哈九中高三12月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
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B.家庭手工业技术具有保守封闭特点
C.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
2020-08-07更新 | 55次组卷 | 27卷引用:黑龙江农垦佳木斯学校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