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主要的手工业部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明清之际,江南地区棉纺织业中从轧棉到织布,一般都以家庭经营为主,但棉布织成之后,农家小户虽可以自己染布,但质量无法保证。踹布是棉布染色之后的最后一道工序,也非普通农家二三劳力可以操作。于是染色便由染坊和踹坊来完成。这一现象反映出(     
A.手工业的专业化程度加深B.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C.纺织业首先出现手工工场D.农村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2 . 据(天工开物)记载,中国古代手工业,以制瓷器为代表,要经过:澄选高岭土,揉泥……绘底样上彩……进窑的排列、封窑、煨柴、开窑等过程,所谓“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由此可知,明代手工业领域(     
A.民营手工业占主导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程序分工细致专业D.行业分类繁琐低效
3 . 唐朝,丝纺和麻纺在安州都较普及。唐高宗显庆年间(656~661年),“以货殖见称”的安州富商彭志筠上表政府“请以家绢布二万段助军,诏受其绢万匹,持授奉议郎,仍布告天下”。这反映出当时(     
A.丝织品成为大众的衣料B.抑商政策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C.安州丝织技术最为先进D.私营纺织生产已具备一定规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麻曾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B.西方大机器生产的冲击
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2022-05-26更新 | 131次组卷 | 113卷引用:2015-2016学年辽宁沈阳二中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三国志韩暨传》中写道:“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这体现的是
A.生产动力发生根本改变B.在中国古代水力是最先进的动力
C.工具改进促进生产发展D.农业精耕细作程度不断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卓筒井”是宋仁宗年间出现于四川的新式盐井,用唧筒代替牛皮囊为取卤器,是井盐史上钻凿工艺的重大革新,问世后即迅速流传,使井盐的产量激增。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手工业生产日益专业化B.制盐技术世界领先
C.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汉代制造铜镜之风盛极一时,许多铜镜背面标注的是铸镜师自己的姓氏,利用自己的声誉增长销售额,同时还在铜镜上刻有寓意的词句,例如图所示是东汉一枚铜镜,其上有铭文:“张氏作镜宜候王,家当大富乐中央。”这反映出汉代
A.富商大贾促进包装行业进步B.政府鼓励手工业的发展
C.广告已成为传播文明的手段D.手工业产品竞争意识的增强
8 . 史载,春秋战国时期出产铁矿石的山有3609个。在山东省淄博市发现的春秋时期的冶铁遗址,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在湖北省大冶市铜绿山发现的战国时期的采矿遗址,有井巷支架,还有运输、通风、排水等设施。由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铁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B.矿冶业获得较大发展
C.区域技术交流日益频繁D.政府垄断经营矿冶业
2021-04-29更新 | 654次组卷 | 1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中国古代冶金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实。据此可知
春秋时期发现人工冶炼的铁器
秦朝秦始皇兵马俑坑中出土铜、铁兵器约4万件
汉朝汉武帝推行冶铁业官营;冶铁以煤为主要燃料;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南北朝出现灌钢法,制作的兵器更加坚韧锋利
A.铁器出现的时间不应早于东周时期
B.秦汉时期大规模制造兵器成为可能
C.军事战争导致冶金技术的突破
D.官营制度推动冶金业服务于社会生产
2021-01-04更新 | 327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第三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0 . 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了一艘古代沉船,在船中发现了大量的白瓷、青花瓷、青花瓷和珐琅彩等瓷器。根据这一考古发觉材料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大致发生在
A.汉朝
B.清朝
C.宋朝
D.唐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