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两汉时期,农村出现了一批个体手工业者,他们从事与编户齐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手工业生产,如制陶、酿造、生产简单农具等,产品在乡间贩卖。这一状况
A.反映出农民对农业生产的重视B.进一步丰富农村商品市场
C.与国家的商业政策相违背D.减少了农民对社会的依赖
2022-05-26更新 | 3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据估算,汉代缝制一套成年男衣大致需用布一匹,五口之家,按每人每年做衣2套计,平均一年需用布10匹左右,尚可节余12.5匹。据此可推断汉代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B.民营手工业的效率提升
C.家庭纺织业市场化增强D.小农经济出现分化倾向
3 . 东汉时期成书的《四民月令》记载了当时大地主田庄内的一年事务安排,田庄中一年四季都有农副产品的买卖,如“籴”“粜”(即粮食买卖),三月可买布,八月买“韦履”以备御寒,十一月买“白犬”用于祭祀等,田庄内部还有酿酒、冶铁甚至兵器制造等手工业生产。这反映了当时
A.自然经济逐渐松动B.商人地位逐渐提高
C.地方割据势力壮大D.社会经济有所发展
4 . 《沈氏农书》(1640年前后编著)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C.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D.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2020-11-01更新 | 139次组卷 | 70卷引用:2011届辽宁省大连市第24中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代苏辙在《蚕市》一诗中写道:“倾困(圆形谷仓)计口卖佘栗,买箔还家待(蚕)种生。不惟箱筐供妇女,亦有锄镈(chubo农业生产工具)资男耕。”此诗说明
A.宋代农业生产走向市场化B.小农生产离不开市场调节
C.自然经济开始遭到了破坏D.家庭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一、二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私营B.家庭手工业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D.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2016-11-27更新 | 305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6届辽宁沈阳东北育才校高三上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