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手工业、田庄手工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东汉中后期,很多百姓追随良吏、贤士到乡间垦殖,追慕乡村的朴实之风兴起。随着村庄规模明显扩大,原仅在城市设置的廷掾、里正等官职也在农村基层治理体制中出现。这反映出
A.重农抑商导致城市经济的萧条B.田庄经济的迅速发展
C.长期战乱促使人口向乡村迁移D.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东汉豪强地主的田庄是一个农、林、牧、副、渔、商综合经营的经济组织。田庄地主组织佃客、部曲、徒附进行生产,主持兴修水利,推广新式农具,甚至自觉抚恤地方贫困人员和破产农民。由此可见,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已形同虚设B.政府注重提高庄园经济地位
C.传统的租佃关系已经瓦解D.田庄是基层治理的有力补充
2021-04-20更新 | 500次组卷 | 10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1届高三6月仿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西汉时期多数农妇需终日忙于田地耕作,穿衣等日用品依赖于市场。至东汉时,各地农妇专心从事于纺织才成为可能。以上变化最能说明
A.自然经济兴起于东汉时代B.生产力发展推动家庭内部分工
C.妇女社会地位呈下降趋势D.土地兼并导致农民土地的减少
2020-09-27更新 | 196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1届高三二诊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亳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
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B.家庭手工业技术具有保守封闭特点
C.亳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
2020-08-07更新 | 55次组卷 | 27卷引用:2017届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高三下学期三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代中期太仓州所属嘉定县外冈镇,“土瘠则秋收必薄,故躬耕之家,无论丰稔,必资纺织以供衣食……每夜静,机杼之声,达于户外”如此,城中居民亦然。这反映出
A.江南商业发展小农经济的衰退B.城乡商业发展农村市镇的兴起
C.商业发展家庭区域性分工明显D.家庭手工业品顺应市场的需要
6 . 俞森的《荒政从书》卷5中记载:“一妇每日纺棉三两,月可得布二匹,数月之织,可供数口之用,其余或换钱易粟,或纳税完官。”材料表明中国古代
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改变
B.小农经济并非完全封闭的
C.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农业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019-05-21更新 | 273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十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文学作品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元稹在《织女词》中描述到:“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上述现象最能说明
A.古代手工业技术传承的特点
B.民营手工业与市场联系密切
C.手工业专业生产水平提高
D.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
8 . 近年考古发掘的西汉海昏侯刘贺(公元前93/92年—前59年)墓,出土有两枚印章(见下图),还有数量惊人的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以及大量竹简、木牍。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印章沿用了秦统一文字的字体
B.精美器皿大多出自田庄手工业
C.竹简木牍可能记载有佛教经典
D.王国侯国对中央集权威胁巨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