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下表是有关唐代长安城西市的三则史料。史料可证明当时
《两京新记》日(张)通妻陶氏,常于西市鬻饭,精而价贱
《唐语林》有礼席,举铛釜而取之,故三五百人之馍,可立办也
《酒肆行》豪家沽酒长安陌,一旦起楼高百尺。碧疏玲珑含春风,银题彩帜邀上客

A.西市饮食业适应市场多种需求B.西市不受政府直接监管
C.西市成为经营餐饮的专业场所D.西市经营突破时空限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表是某历史学习兴趣小组搜集的关于宋代经济的文献资料。对表中内容解释合理的是
序号内容出处
1“籴米买束薪,百物资之市”苏轼《东波全集》卷二四
2“每一交易,动辄千万,骇人听闻。”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3“货物之至中者无不售,且不问多少,一日可尽”范成大《吴船录》卷下
A.商品经济繁荣B.重农抑商政策废除
C.民族交融加强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020-11-15更新 | 157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清时期,土地买卖形式多种多样,如下表所示。这反映了
类型具体做法
活卖契约上写明“卖活契",卖方保留土地所有权,数年后可买回
找贴卖方有权要求买主在地价上升后进行补偿,反复几次后,原主才完全失去土地
绝卖通过立“绝卖契”等方式出卖土地,不允许赎回、找价

A.租佃制经营方式普及全国B.土地兼并屡禁不止
C.明清时期法制观念的强化D.商品经济日益繁荣
2020-12-29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新高考五省百校联盟2021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所示为明初朱元璋统治时期的钱币政策。由此可推知。朱元璋反复无常的钱币政策
时间政策
洪武元年(1368年)铸造“洪武通宝”
洪武八年(1375年)停止宝源局(宝源局隶属工部)铸钱:发行“大明通行宝
洪武九年(1376年)停止各省铸钱
洪武十年(1377年)恢复各省铸钱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恢复宝源局铸钱,禁止黄金、白银作为货币进行交易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停止各省铸钱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停用铜钱
洪武三十年(1397年)停止宝源局铸钱

A.有助于纸币的推行B.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C.提高了铸钱的质量D.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北宋赋税结构表》(收入单位:万贯)。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租税(正赋)收入征榷(国家专卖)收入商税收入农业税:非农业税
至道末(997年)2408.11167.740061:39
天禧末(1021年)2641.22670.0120440:60
熙宁十年(1077年)2021.34248.4868.828:72
A.征榷收入增长说明抑商政策有松动B.农业税比例下降说明农民负担减轻
C.非农业税比例增加导致商业日益萎靡D.商品经济发展推动赋税结构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823—1829年华亭—娄县地区经济结构表,阅读下表,对这一时期华亭—娄县地区的社会发展理解正确的是
就业结构(劳动力分布)GDP结构
第一类行业(农业、渔业)27%31%
第二类行业(纺织等手工业)56%33%
第三类行业(商业、服务业等)17%36%
注:华亭—娄县位于长江三角洲。
①江南经济多种经营兴盛   ②体现新的经济发展趋向
③突破了传统的经济结构   ④自然经济仍占优势地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为唐朝中期以后的统治者发布的关于商业政策诏令的部分内容。

发布者内容出处
唐德宗通商惠人,国之令典《册府元龟》
唐宪宗百姓商旅诸色人中,有被分外无名赋敛者,并当勒停《唐大诏令集》
唐武宗度支盐铁户部诸色所由茶油盐商人,准敕例条,免户内差役《全唐文》
唐宣宗如商旅往来兴贩货物,任择利润,一切听从,关镇不得邀诘《全唐文》
其商贾准令所在收税,如能据所有资财十分纳四助军者,便与 终身优复;如于敕条外有悉以家产助国,嘉其竭诚,待以非次《通典》
唐禧宗近关州府通舟船处,不得约勒商人《全唐文》
刺史、县令,如是本州百姓及商人等,准元敕不令任当处官 ……百姓商人亦不合为本县镇将,若有违越,必举典刑《唐大诏令集》

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评述唐代中期以后政府商业政策的基本特点。
2021-05-15更新 | 32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8 . 中国古代素有修成德、服远人的传统,中外之间的友好往来不绝于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唐朝统治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这些人是怀着不同的目的到唐朝来的:他们中有些是出于猎奇,有些是心怀野心,有些是为了经商谋利。但是在前来唐朝的外国人中,最主要的还是使臣、僧侣和商人这三类人。通往唐朝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商队走的陆路通道;另一条是船队航行的海上通道。        

——摘编自薛爱华《撒马尔罕的金桃》

材料二   1529年,广州重开市舶贸易,澳门成为中国朝廷允许外国商船湾泊的八大海港之一。16世纪中期以来形成了以澳门为中心的三条国际贸易航线——“丝银之路”(如下表)。

航线航线上主要商业活动备注
澳门—印度果阿—里斯本葡萄牙人将经过广州转运到澳门的中国货物运返欧洲,如丝、绢、细工木器、漆器和陶器等,又由欧洲运来毛织品、玻璃制品等。以白银为最大宗,1585—1591年,经果阿运到澳门的白银约90万两。
澳门—日本长崎每年初夏,葡萄牙商人将生丝、绸缎等中国货物运往长崎,然后待秋季返航澳门,运回日本的白银、土特产等。明政府鉴于“倭寇祸烈”,严禁中日通商。
澳门—马尼拉—墨西哥葡萄牙商人将生丝、绸缎等运到马尼拉,运到拉美,将拉美白银运回欧洲,再运回澳门购买中国的丝货和其它货品。中国—美洲贸易的最早航线,构成了以丝和白银为大宗交易的国际贸易大循环——“丝银之路”。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中外交往的特点,并分析当时中外交流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银之路”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史记》对战国时期相关社会现象的记载。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记载

出处

宋国一庄姓商人开了酒铺,他“升概甚平”(称酒公平)“遇客甚谨”,还把酒铺招牌挂得很高,以招徕顾客,多做生意《史记·货殖列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史记·田单列传》
A.商贩注重市场经营的技巧B.长途贩运贸易得到发展
C.商业受抑制的境况被改变D.经商理念源于社会生活
10 . 以诗证史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表中的诗句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诗句出处
产业论蚕蚁,孳生计鸭雏。(唐)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
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唐)丁仙芝《赠朱中书》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A.国家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农村草市贸易呈现繁荣
C.副业收入成农民主要收入D.农村经济商品化的发展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