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明清时期,山东东昌府、江苏松江府是著名的产棉区,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并,被誉为“花乡”。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政府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C.农业生产呈现专业化趋势D.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2018-05-08更新 | 554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铜鼓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非实验班)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是封建生产关系发生变化和转型的时期,立国之初就“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种“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趋势。与土地制度的变化相适应,封建剥削方式也发生变化。同时,在官私手工业作坊中也普遍实行了有利于提高生产积极性的雇佣制度。新的社会经济关系使宋代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以至于有人认为宋代发生了“商业革命”。

——梁泉《我们只有一个中国》

材料二: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古代称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为缙绅),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结果不是使徽州产生资本主义,而是成为一个顽固坚持宗法等级制的堡垒,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

材料三:帝国时代的商业资本,即使有相当规模的积累,到某一临界点便呈萎缩后退态势,更无进一步深入产业领域,转化为产业资本的可能。它并不建筑在社会购买力不断增长的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基础之上,只能攀缘于国家财政政策提供的非常空间,既要与政治权力同流合污,也要时时受到政治权力强烈的干预和百般勒索,机体脆弱,命运无常。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革命”的主要表现,并据材料一概括推动宋代“商业革命”发生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概括徽商的资金去向。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向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古代商业发展与政治权力的关系。据材料三,请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2017-04-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西省九江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后汉书·方术列传·公沙穆》注引《谢承书》曰;“穆尝养猪………使人卖之于市。”《盐铁论·散不足篇》言:“负粟而往,挈肉而归。”这说明
A.农业生产呈现商品化趋势B.农民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C.汉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D.当时商品交换的形式单一
2017-07-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城市在宋代已经背离了传统的格局而进入了真正的“城市革命”时期。下列记载中最能体现这一演变趋势的是(       )
A.有买及买(卖)也,各婴其贾(价)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C.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
D.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960年到1280年,也就是从北宋到南宋这段时间,中国的人口增加了80%,它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450美元增加到了600美元,增幅是三分之一。同一时期,也就是从960年到1280年,欧洲的人口增加了7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从400美元增加到500美元,只增加了四分之一,不管是人口增长经济增长欧洲都是远远落后于中国的。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宋朝建国后,对海外贸易十分重视。公元987年,宋太宗派宦官八人,分四路到南海诸国招徕商人来华贸易,首先续通了唐时自广州——越南—印尼—大食(阿拉伯)的海上商运航线,而后开通了明州(宁波)、泉州到日本及高丽的航线。到宋哲宗时,将密州(诸城)板桥镇开辟为贸易港,北可到高丽、日本,南可通南海各港,内陆可与内河漕运相连接,是当时一条重要的河海贸易线路,加上宋哲宗时增开的泉州可直达阿拉伯各国的航线,使宋朝的海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摘编自于一贫《两宋时期海外贸易与税收管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观点,并指出两宋时期这些变化在国内经济发展上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形成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辽西夏对峙时期,北宋的东京开封府是最大的商业中心,此外还有一些地区性商业都会。这些大商业城市已完全突破坊和市的限制,商业活动也更为自由。在县城下面,有许多镇市,城镇郊外的农村还有草市定期集市贸易。在南宋统治区内,商业以杭州为中心,在长江流域及江南广大地区继续发展。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而明朝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尤其是江南苏、松、杭、嘉、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 都是在那时形成的。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商集贸性质市镇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城市和商业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朝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

——摘编自刘克、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1)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清顺治时,包括盐课、榷关及某些杂税项目在内的工商税收与地丁银的比率约为13:87,康熙中期上升到14:86,乾隆中期则增至约29:71。这一变化源于
A.工商税收名目增多B.工商业经济的持续发展
C.新生产方式的出现D.重农抑商政策得到强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临安府(杭州)是南宋的都城,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商业中心。在宋金战争中,北方人大量南迁,其中不少士民和商贾都集中到杭州,使杭州的人口大增。杭州市场上的各种商品,都来自其他地区,客贩往来,“旁午于道,曾无虚日”。杭州城内,自大街到坊巷,大小店铺连门皆是,“即无虚空之屋”。大街上的买卖昼夜不绝,而且“万物所聚”,交易量很大,珠子市的买卖“动以万数”,尤其兴隆。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材料二   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烟草、花生等新的经济作物也大致同时引进,进一步丰富了农产品结构。经济作物棉、麻、桑等品种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经营地主的出现是明后期农业领域的新现象,他们对农业进行农场式的管理,亲自参与生产过程。明朝后期,在若干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使用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工场式生产的经营手段。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杭州商业繁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经济领域出现的新变化并简析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下令将盐铁转属大司农管理,规定民间不许再私自煮盐冶铁,也不许私自贩卖盐、铁;公元前81年,汉政府颁布法令,罢关内铁官,部分地允许私人采炼和贩运。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商业活动的范围进一步扩大B.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C.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朝福员“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当时,在中国市场上有非洲出产的珍珠、象牙、厚负等,有越南的藤杖,有伊斯兰瓷器。窝阔台即位之初,他拿出国库的资本交给斡脱(官商),让他们放手经营。《元典》中有“忤脱户,见奉圣旨、诸王令旨,随路做买卖之人,钦依先帝圣旨,见住处与民一体当差”的记载。元沿宋制,设市舶提举司为海外贸易管理机构。1278年,忽必烈下旨:“诸藩国诚能来朝,联将宠礼之。”对外贸易无论水陆均“往来互市,各从所欲”。还把商业税率从30税1,降至60税1,甚至“置而不税”,对从事海外贸易的“舶商、梢水”及其家小,给予“免除杂役”的优待,使元朝对外贸易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摘编自梁凌霄等《试论元朝商业繁荣的原因》

材料二   197812月,中美发表建交公报,西方市场的大门正式向中国敞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明确指出了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我国的外贸政策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次年,中央批准广东和福建两省在对外经贸活动中采取特殊政策,并在上海、北京、天津设立地方外贸公司,对外贸新政策在试点区域逐渐推开。一方面采取出口导向战略,鼓励和扶持出口型产业,开始实行出口退税制度和鼓励吸收外资的政策。一方面通过关税、进口许可证、外汇管制等措施实施进口限制。在这一阶段,国家放开部分贸易经营权,增强了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宏观经济的能力。

——摘编自余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0年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每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贸易发展的背景及特点。
2021-04-23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八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