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下表是唐宋时期茶叶产地数量变化表,从表中可以推出

时间


类型
中唐晚唐
贡茶州17个17个6个
产茶州43个69个582个
贡茶州所占比重39.35%24. 64%1.03%

A.饮茶习惯日益平民化B.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奢侈品茶叶更受欢迎D.区域分工渐趋合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数量变化统计表(单位:个),由此表可知,明嘉靖到清道光年间
省区嘉靖至万历顺治至雍正乾隆至道光
直隶132527537
陕西(关中)143238264
江西459545976
福建(不含台湾)131205511
A.出现资本主义萌芽B.经济重心已逐渐南移
C.南北经济差距拉大D.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2019-06-10更新 | 6019次组卷 | 7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三中2019-2020高二上学期入学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两宋时期,江浙地区是全国的粮食倚重之地,而到明清时期江浙不少地区粮食已不能自给,需从湖广一带输入,但“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种变化说明江浙地区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经济结构发生转型
C.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019-06-18更新 | 786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南城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清初规定“国俗衣冠,一沿旧式”。但由于满族女性的传统架子头华美程度远逊色于汉族女性的花钗凤冠,于是与凤冠近似的满装“钿子”便应运而生。“钿子”的形成
A.体现了统治者的民族压迫政策
B.符合满洲贵族维护民族性的需要
C.反映了服饰变革的政治化倾向
D.说明习俗变化能够影响政府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明代初期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制度,人们不得随意改动户籍,不得擅自流动,外出百里之外时必须有官府发给的“路引”(通行证)。明代中期以后,政府允许流动人口在当地入户占籍。这一变化反映了
A.科举取士范围的扩大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D.等级制度的解体
2019-05-01更新 | 556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初规定“工商杂类不得预于士伍”等禁令,而北宋苏辙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这种变化表明
A.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弛
B.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发生变化
C.宋代传统生产方式逐渐瓦解
D.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朝以前的家训大多只重视读书仕宦,对其他职业较少提及,对诸如音乐、美术、医学等杂艺则持鄙弃态度。宋朝以后的家训对其他职业多有提及,基本不鄙弃杂艺。还较多渗透了择业、理财等经济思想。宋朝家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主流社会观念受到冲击
B.人们谋生的职业观发生变化
C.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D.世家大族式的家族制度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在唐宋时期就流传开来,但主人翁的身份却在发生变化。唐宋时期的小说和话本中,许仙这个角色或是盐铁使之子,或是统制(将领)之子,而到明代就变为开药铺的了。这反映了
A.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B.文学的内容在不断变化
C.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D.社会等级观念不断强化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唐以后,整个社会资源开始了打破重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部分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成为社会上的富裕阶层——“富民”阶层,而另一部分人则丧失了土地财富,成为贫苦者。宋代以后,虽然朝代鼎革,但“富民”阶层的发展一直贯穿整个历史过程,成为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的核心,这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富民阶层始终是宋元明清的社会基础;国家与富民的关系是社会治理的核心问题;富民是国家乡村控制的主要依靠力量。

因此可以认为,宋元明清的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具有高度整体性的社会,即“富民社会”。

——摘编自林文勋、杨瑞璟《宋元明清的“富民”阶层与社会结构》

材料二   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处于转型期,呈现出独特的二元性。社会上既存在着古老的地主阶级和佃农阶级及传统社会的自耕农、商人、手工业者阶层,也有残余的奴婢、半奴婢阶层;既有演变中的古代的阶级和等级,又产生出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阶级裂变的同时,也进行着阶级改组,知识阶层、工商阶层、军人阶层已开始成长为新型的社会集团。传统的组织不断演化,新的社会群体激增,政治团体、经济团体已登上历史舞台,并且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二元性表现在社会区域内,是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的二元格局出现并愈益明显,一方面,沿海与城市现代性日渐凸显,而另一方面,内地与农村保留着传统,踯躅不前。

——摘编自栾爽《震荡与冲突:近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唐以后“富民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历史意义,并谈谈你对古今社会结构变化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