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宋初为“惠通商贾,懋迁万货”而创制“商税作则”,明确规定了商税的征收范围,严禁非法增收商税;并对州县关镇上的商税进行公开透明的征收,以防止税务官吏勒索商旅。这些措施(       
A.规范了宋代的商品流通B.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冲击了传统的商业政策D.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2 . 商人之间在大额交易时,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变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日渐增多。这反映出宋代(     
A.文化生活丰富B.手工业的兴盛C.商品经济繁荣D.边界贸易兴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代,“尘世有摇小鼓而售戏而具者”。所谓“摇小鼓”是指商贩在叫卖吆喝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特色音响广告,它借助一定的器具,形成一定的音乐认知,成为特定的引向具体商品的替身。“摇小鼓”的出现
A.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B.凸显了商贩的市场意识
C.瓦解了城市的坊市界限D.催生了音乐艺术商业化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现代著名学者在他的一部论著中从六个方面论证了晚明(15731644)出现的大变局。该论著的目录大致如下,事实上晚明时期国家的许多方面的确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目录
第一章“海禁—朝贡体制”的突破
第二章卷入全球化的贸易浪潮
第三章江南市场:多层次商品市场的繁荣
第四章思想解放的潮流
第五章西学东渐与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第六章新气象:文人结社与言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以“晚明大变局”为主题自拟一个题目进行论述。(要求标题具体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下图是清朝(1840年前)时期太湖地区经济发展示意图。该图反映太湖地区
A.交通条件左右了经济发展B.商业产品主要销往海外
C.经济发展得益于区位优势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
2021-11-11更新 | 383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2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6 . 宋代史籍所载商人投资教育、延师设学、令子弟科场得志的实例颇多。如神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的冯京,出身于商贾之家,立志向学,最终“三元及第”,蟾宫折桂。这些记载反映了宋代
A.价值取向的时代性B.选官制度不拘一格
C.社会结构发生异变D.平民政治得以实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明清中后期,江南大量农户成为工商业者,普通人家因经营有方而成为巨富的,不乏其人。当时,出身书香门第而弃学从商者也非罕见。工商之家身为商贾也多好儒学,竭力培养子弟攻读诗书,博取功名,求得一官半职。这些现象表明江南社会
A.传统贱商观念消除B.社会阶层流动活跃
C.自然经济逐渐解体D.民众贫富差距扩大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宋时期,随着东南地区经济的发展、造船术的突飞猛进以及罗盘针的使用,我国瓷器、丝绸等商品畅销南洋等地,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海上贸易十分繁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海商群体。雍熙四年(987年),宋太宗发布诏令“遣内侍八人,赍敕书、金帛,分四纲,各往海南诸蕃国勾招进奉,博买香药、犀牙、真珠、龙脑”。两宋政府在主要通商口岸设置了“怀远驿”“来远驿”等机构以接待外国客商。开宝四年(971年),“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凡大食、古逻、阁婆(爪哇)、占城、勃泥(加里曼丹)、麻逸、三佛斋(苏门答腊)诸蕃并通货易”。

——摘编自金亮新《宋朝经济立法探析》

材料二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大量的洋货源源不断地输入厦门。在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厦门外贸市场首先是以英、美为首的西方势力占据优势地位。甲午战争后,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贸易体系宣告最终解体。随着日本强占台湾地区及世界经济体系结构的不断变动,中国东南沿海以香港、台湾等地区为中转基地,与东南亚各国和地区以及日本等国和地区进行贸易,初步形成了跨国界的地域经济圈。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关注厦门的开发并不断汇款回国,使厦门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不断发展。

——摘编自 刘梅英《从厦门近代外贸市场的嬗变看地域经济圈的重要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及特征。
(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以来厦门外贸市场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变化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范仲淹《四民诗》说:“吾商则何罪?君子耻为邻。”宋人《富国策》阐述了“商人众则入税多”的观点。这说明
A.宋朝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C.传统的商业观念发生变化D.士农工商四民平等思想出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等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材料二   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的中心,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向全国……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构成。

——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1)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出现的经济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现象出现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