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北宋发行纸币,每次的发行总量限定在1256340贯,其面额通常为一贯、五贯、十贯等,每印发一次交子,必须备有一定的准备金,以保证纸币能得到自由兑换,其直接目的是
A.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B.保证货币信用稳定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保障商人基本利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2018-06-10更新 | 7052次组卷 | 9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B.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C.他到浮梁买茶叶时顺便到娱乐场所“瓦肆”听戏
D.他将茶叶买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明清时期,山东东昌府、江苏松江府是著名的产棉区,福建漳州府和汀州府是烟草专业户集中的地区,北京丰台草桥一带各村庄都种花并,被誉为“花乡”。据此可知,明清时期
A.政府已放弃重农抑商政策B.长途贩运贸易繁荣
C.农业生产呈现专业化趋势D.工商业市镇蓬勃兴起
2018-05-08更新 | 553次组卷 | 20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代冯梦龙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讲述了湖广襄阳府枣阳商人蒋兴哥,从广东贩卖珍珠、玳瑁、苏木、沉香等到苏州枫桥,巧遇同乡米商陈大郎贩米到苏州。故事中可以看出
A.湖广襄阳商品经济发达
B.苏州是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C.“苏湖熟,天下足”
D.湖广主产珍珠、苏木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吕思勉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倘使这时候,能悟到银两与银币不是一物;把银也鼓铸成一种货币,且单认银为货币,而把铜钱认为银币的辅助品;中国早就可进为银本位之国……惜乎清朝顺、康、雍、乾四朝,对于币制都很有热心整顿,始终没想得穿这一步,以致不但本位不立,而且银两需用既广,而实际上专用秤量量法,不觉得不便殊甚……”。与材料主旨相符的是
A.中国在清朝康乾时期已实行银本位
B.中国的货币理念在当时是最先进的
C.中国在当时已将银币作为主要通行货币
D.中国近代金融理念的缺失阻碍中国转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市去处,通晓不绝……盖都人公私营干,夜深方归也”,宋代的这一记载,反映了北宋
A.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
B.市的启闭不再受官方统一规定的时间限制
C.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
D.江南经济的繁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明朝中后期,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了中国,明朝成了名符其实的“白银帝国”。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步由节俭变为追求享受,一些原本只能由皇室、贵族和官员享受的衣食住行也逐渐走向商业化和世俗化。江南地区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包括妇女,甚至农村居民也参与到旅游的浪潮之中。这些现象说明,当时中国
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经济结构出现质的变化
C.拜金享乐为社会普遍认同
D.出现了社会转型的契机
2018-03-20更新 | 742次组卷 | 19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6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某班同学在学习“古代中国经济发展”时进行了小组合作探究,他们讨论得出了如下结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春秋战国出现了铁犁牛耕B.汉朝出现纸币“交子”C.宋代“市”突破时空限制D.明清时期出现“商帮”
10 .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达,商业历史悠久。下列关于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农商并重政策
B.唐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已被打破
C.两宋时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D.元朝政府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