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铁制生产工具逐步应用于农业生产。铁制农具的使用,使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的个体经营方式成为可能,商周时代农业的集体经营渐被个体经营取代,这就为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伴随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接受国家的授田并获得了对自耕份地的私有权,成为最早的自耕农。某些新兴地主招徕逃亡奴隶和破产平民耕种,从中收取地租。这些逃亡奴隶和破产平民成为最早的租佃农。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土地可以买卖,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国家土地国有制成分逐渐减少。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相对应于16-18世纪的欧洲商业革命,一些学者认为16-18世纪的中国也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其主要表现为全国五大经济区域的形成以及以十大商帮为贸易主体的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发展。而我们如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这一时期也恰恰是欧洲人因美洲白银的获得和日本人因本国银矿的开采而中国产品需求急剧增加的时期。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促进了明清社会的白银货币化,明万历年间的“一条鞭法”和清雍正年间的“推丁入亩”就是白银货币化的具体体现。凭借着白银,中国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被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但其发展同样受到强大的阻碍,最终难以长成一支独立的力量。

——摘自张丽《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1)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中国农耕经济的变化及其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述明清商业革命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代有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蹴鞠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有人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为殿前都指挥使。材料表明宋代
A.体育事业腐化国家政治B.继承唐朝尚武之风
C.文体发展得到官方支持D.商业发展渗透体艺
2021-01-07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制度、曾作过一番努力,宋真宗曾加宽街衢,使“衢巷文袤,及禁鼓昏晓,皆复长安旧制”,但收效甚微,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反映出
A.宋朝统治者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汉唐的坊市制度最终被宋徽宗废除
C.商业发展严重影响了街衢正常交通D.商品经济的发展倒逼城市管理改革
2020-05-22更新 | 383次组卷 | 45卷引用:四川省巴中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种现象反映了该地区
A.比较适合种植经济作物
B.政府放松对商业的限制
C.人们对于外国稻米的喜好
D.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6 . 城市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宋代汴梁城内外,随处都是店铺、酒楼与民居、官署、寺宇相错……甚至连在宣德楼南面一条“车驾出入”的御街及其两边的御廊,亦“许市人买卖于其间”。除了店铺随处临街开设以外,流动小贩也走街串户,随处叫卖。在达官贵人的宅舍门前,每日都有小贩卖肉食禽鸟、鱼虾水产及其它日用品。

材料二   1895年后,中国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加快。城市数量的增加与城市现代化的推进,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在国内外贸易集中进行的地点,特别是各大通商口岸,如上海、广州、汉口等,形成现代工商业城市;在现代工矿业发达的地方,如太原、唐山、焦作等,形成工业城市或矿冶城市;在交通枢纽地方兴起新城市,如青岛、石家庄、郑州等。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材料三   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厂是近代建立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0世纪30年代,“因爱国运动之激昂”,并使用较为廉价的法国、日本毛纱为原料,该厂生产的薄哔叽价格不高,产品销售遍于南北。“军政机关之制服材料,亦纷纷采用,深为满意。具见以国货替代外货,已成全国一致之倾向”。

——据刘光用《企业大王刘鸿生》整理


(1)根据材料一,从商业发展的角度分析宋代汴梁城出现哪些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进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城市化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厂发展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古代,“士农工商”的排列反映了“四民”的社会地位,而到清朝时期部分地区则出现了“商贾居首,次者力农,下者读书”。这种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了等级观念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反映下某个朝代的赋税信息,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农业经济逐渐衰退
B.重农抑商政策因工商业发展而走向崩溃
C.对外贸易税收逐渐成为政府的主要财源
D.商业环境相对宽松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9 . 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徽商,往往“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在山西平遥、安徽西递、宏村等许多地方都留下了许多精美的建筑。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A.留下了丰富的商帮文化B.不利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C.使手工业缺乏国内市场D.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