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乾隆末年到嘉庆后期,汉口镇两度发生大火,前一次“失火烧粮船一百余艘,客商船三四千只,火两日不息”,后一次“延烧三日三夜,约计商民店户八万余家,不能扑灭”。“汉口镇火”从侧面反映了汉口
A.便利的水路交通促进商业贸易的繁荣B.成为典型的内河型商业市镇
C.开始由传统市镇向近代商业都会转型D.开埠使其成为转口贸易中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雍正元年十月,都察院御史陈允恭奏道:“(浙江需米)小商由江南贩运于浙,巨商由上江(今安徽)、湖广、江西贩运于苏州。”苏州的枫桥成为当时江南地区最大的米粮转运中心。这反映出当时(     )
A.农本观念仍居主导地位B.区域经济联系密切
C.抑商政策发生重大变化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到唐朝时,我国茶树栽培已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各地,饮茶之风遍及全国。唐朝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的审美境界追求。宋朝《东京梦华录》记载,“朱雀门外……东西两教坊(掌宫中教习音乐的官署),余皆居民或茶坊。”16世纪以后,中国茶叶传入欧洲,饮茶在欧洲成为一种时尚并逐步盛行。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18世纪末,输入欧洲的中国茶,除欧洲本地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万荷盾的茶叶,转手卖出后获利65万荷盾。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

——摘编自张福新《茶文化》

材料二   下面为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情况统计表(单位:万担)。

时间产量内销外销
1832—1837年(平均)260.520060.5
1861年312.5202.5110
1871年409.5202.5207
1886年567.46205362.46

——据陈慈玉《近代中国茶业之发展》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饮茶之风兴盛的原因,并分析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茶叶交易带来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以来中国茶叶销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2019-06-10更新 | 6484次组卷 | 75卷引用:广东省兴宁市沐彬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竞赛选拔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北宋蔡襄在担任福州知府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福州五戒》,其一曰:“娶妇何谓,欲以传嗣,岂为财也。观今之俗,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这表明当时
A.社会风气逐渐败坏
B.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C.逐利意识普遍强化
D.门第制度不复存在
2017-07-13更新 | 127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兴宁市沐彬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竞赛选拔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