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1 道试题
1 . 北宋儒学家李觏在《寄上孙安抚书》中明确指出:“茶盐之禁,本非便人……当少缓之。”并认为:“当弛一切之禁,听民自便。”这些主张(  )
A.刺激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B.推动榷场贸易的兴起
C.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现实D.启迪“工商皆本”思潮
2 . 汉初允许盐铁私营,主要由富商、豪强所控制,他们以利为本,价格自由决定,质量参差不齐,百姓不堪其苦。武帝时实行盐铁专卖政策,“贵贱有平而民不疑………虽使五尺之童适市,莫之或欺。”这一变化说明专卖政策(            
A.促进了市场秩序的规范B.完善了政府的经济职能
C.提供了物美价廉的商品D.增加了财政收入与来源
3 . 苏秦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繁荣景象:“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而扬。”由此可见,此时齐国(       
A.交通发达尽享地理优势B.成为中原地区经济中心
C.变法在各国中最富成效D.社会经济有了重大发展
4 . 《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开封东角楼街巷是一个图书交易场所,“以东街北曰潘楼酒店,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据此可知(     
A.城乡经济联系较密切B.草市经济已相当发达
C.政府放松对经济控制D.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2023-09-01更新 | 42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及开封府属各县共有23万余户,五代汴京旧城周围扩大了一倍,筑起40里方圆的新城,后更在城外建立了八个厢,神宗熙宁时汴京的都商税院年收商税达40.2万余贯,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下列对此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B.得益于对商品交易限制的放松
C.统一的社会环境是有力的保障D.对外贸易的兴盛是直接推动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美国学者佛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说:“在16—17世纪,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通过贸易流向了中国。”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奢侈品消费蔚然成风B.鼓励发展新的经济因素
C.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D.海禁政策推行遭到失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南宋陈耆卿曾写道,“古有四民:曰士,曰农,曰工,曰商。士勤于学业,则可以取爵禄。农勤于田亩,则可以聚稼穑。工勤于技巧,则可以易衣食。商勤于贸易,则可以积财贸。此四者,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材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萌芽导致职业观念的转变B.南宋已出现“工商皆本”的先进观念
C.重农抑商政策在民间贯彻执行不力D.南宋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8 . 隋及唐前期,长安与洛阳是全国性商业都市;唐中期以后,长江流域商业城市崛起,扬州和益州尤其繁华,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这反映了当时(     
A.南方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南北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
C.南方社会经济影响力上升D.安史之乱使北方日趋衰落
9 . 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港口城市繁荣。以下关于宋朝的历史记载,可印证这一结论的是(     
①东南利国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不惟岁获厚利,兼使外蕃辐辏中国,亦壮观一事也。
②置立榷场于湟州(治所在今青海乐都县),别置蕃市以居来者……使利归于公,货通天下。
③泉南(泉州)地大民众,为七闽一都会,加以蛮夷慕义,航海日至,富商大贾,宝货聚焉。
④京师百货所居,市无常价,贵贱相倾,或倍本数,富人大姓,皆得乘伺缓急,擅开阖敛散之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5-08更新 | 480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10 . 宋代以前的朝廷对于商品按照质量高低定价并对此严加控制。到了宋代,政府改为:除官府专卖的商品及灾荒年期的粮食限价之外,官府对一般商品的价格不予干预,卖家可根据交易行情自由定价。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     
A.商人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B.相对宽松的市场机制建立
C.国家开始放松对商业控制D.官营手工业仍有一定特权
2023-05-02更新 | 741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稳派2023届高三4月大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